豆瓣评论

  • 司马文岚
    80年代的论文集,探讨帝制晚期中国的大众文化,偏向正统价值观在社会各阶层中的流播与接受,侧重民间文学与宗教。07-07
  • 狐狸爱吃盐焗鸡
    华琛那篇简直必读精品。04-05
  • 优雅骑士
    华琛的《神明的标准化》一文以天后信仰为例,揭示了官府如何通过列入王朝祀典或加封赐匾等方式,将民间神吸收为官府认可的神明,以及民间又是如何将王朝祀典或官府倡导的神明接受过来,并改造成符合自身诉求的民间神。天后最初只是福建莆田县湄洲的一个普通的地方神衹,但自北宋到清中叶,她不断得到朝廷的敕封和提升,成为官方认可的神明,而天后信仰在南中国沿海地区传布,并形成一种地方传统的过程,一方面是整个南中国沿海地区的地域社会在文化上进一步整合到大传统之中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标准化的神明信仰地方化的过程。国家以一种微妙的方式介入地方,民间信仰由此呈现出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交叉重叠的文化意义10-03
  • 张茶客
    晚期帝制中国是一个文化上整合的、富有流动性的社会,乡绅阶层承担起沟通上下、化民成俗的使命;而20世纪的革命导致了文化的割裂、社会的固化,知识分子在革命党的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地对农民进行改造。一曲乡绅的赞歌——不过如果晚期帝制中国真的这么好,为什么几代人都要“用脚投票”(去革命)呢?05-20
  • 幕霖
    這本書已經過去三十年,但是裡面很多觀點現在仍然被多數人引用,人文學科的學術生命力讓人吃驚,一篇好文章的影響力跨越兩三代人。01-11
  • 草木有本心
    收录了好多重要的文章,每次读都有新的发见~03-20
  • DL
    还记得当年初次读到standardization的震撼,Watson真的就是我的学术偶像了04-01
  • 霜降文思斜
    毕竟是80年代的书,方法可以参考,观点就看看算了01-03
  • 小红帽
    thoughtful and still relevant07-12
  • 南池子
    《明清民间文化》【在David Johnson“中华帝国晚期的组织、阶层和意识”一文中(PP34-72)拟造一种表现文化程度的层级格式:将中国社会中人们的文化和政治经济地位氛围三个等级,因而配出九种可能,虽流于机械化,但意图捕捉中国文化观念的复杂与自觉。主要是针对“大、小传统”的反思;柏士隐提出“moral capital”】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