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蒸汽司机
    很珍贵的个人体验 是青春和固执的迴響03-26
  • 津津有味
    这书断续读了近一个月,初读时在书店咖啡馆,生活如常;昨天读完,疫情蔓延,航班失事,隔离在家足不出户,甚至买菜都难。用它静心刚刚好。喜欢她改笔名后的文字,平和了许多,理性克制中带一丝温度。03-24
  • 苏诺(在树梢)
    给人贴标签容易,做到对谁都一视同仁地保持尊重、对任何知识都深入理解后再发言,难。虽然有那么多我非常认同的内容,但真的是强忍着才能不给两星。看了三分之二,弃。剩下三分之一以后有缘分再说吧。03-28
  • 云游骑士
    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庆山的文字,却不认为她是一流的写作者了。她的禅修和优雅知性,太直白,太急于表露,缺乏自信的内敛,让我觉察到她的未抵达。但是,so what?我依然喜欢。大师是用来敬仰的。而凡尘中活得一股子烟尘劲的女子是用来爱的。只要那点佯装的虚荣并不过分,只要她一直在探寻和改变,不会不自量力地将自己归入上智的行列,她就比庸碌之辈可爱。但我依然没有读完就放弃了。还有更多一流作者的书要读,我的时间稀缺。于我而言,即使喜欢,也有取舍。03-28
  • 七徽
    度过大半生,历经一切境,回头看,才值得什么值得拥有和珍惜。01-31
  • 壹喂
    这么多年,她一直在走,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不同论述,坚持本心即可。04-03
  • 1087
    无法言说 只是一直以来同样的感知力被表达出来的吸引04-04
  • 霍有疾
    安妮大婶用她的自命清高来贬低他人生活,用她的自卖自夸来抬高自己,用她浅薄的佛学来彰显自己的智慧,用一堆堆的空话来堆砌整本书,实在乏味透顶。04-04
  • 凌子晗。
    夏摩山谷前两年看过一遍 已忘得差不多了 看的当下并没有太多深刻的感受 可能是因为心智还停留在安妮宝贝的时代 这么多年 看着她一步步走过来的路 内心逐渐坚韧而充盈 为她高兴 打算回头重读一遍夏摩山谷 如今应该会有所得04-03
  • ช่างมันเถอะ
    3.5⭐有些内容,几乎是原话被反复提起了,以前的书写,这本继续写,区别是这次我有体会了,能够想象自己去做到它的样子。有些已做到了。有些内容确实读来有些不知用什么来形容比较恰当(这样的内容第一部分比重比较大)。后面又出现,确实总感觉带着一股向下俯视的态度。想要看思考,客观的感受、叙述。比较主观的评论、记叙则草草看过。这两天持续在看,想继续看下去看完。这点没有太大变化。看到最后点,感觉有些不够耐心了。梦境,以及他人梦到她等等的记述,我无法感受到写作意图,不明白写出来是为了什么。跳岛关于作家的选题,听完感觉浪费了时间。12-11
  • 筱垚
    她的文字,在少时无知的自己看来的确是很有吸引力的,而如今再读,却只觉啰嗦乏味并鸡汤味油腻感过浓了。 11-29
  • 加盐云呢拿
    相比之前的散文集,更多碎片的段落。那么多年过来,明白庆山讲话有那种笃定感,少女时代当作真理来看,长大了却是看另一个人专注甚至执拗的世界观,像在观察一个想改变自己得不彻底的老朋友。惊讶于自己生发出这种包容不同观点的淡定,这是十多年来自己成长的结果吧。11-25
  • 非常道
    语言简练,直指人心。有一种出世而又入世的智慧,既是佛家般若的,又有点语言哲学的意思。11-18
  • 榛果笔记
    这本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前后有很多矛盾。有读者批评中间评判他人生活方式的部分“分别心过重”,我也感受到了,但看到后面发现又在左右互搏,引用的祷文、对女儿说的话,和前面的态度不太一样。其实对浑浊的生活方式有厌弃是很正常的,包容和慈悲不意味着看一切都觉得好,人在感受的海洋中起落浮沉,所以会有愤怒,有不屑,也有相信和期待。话说回来,这一本给我的感受不如之前的作品,我以为在佛法中浸润已久的人会逐渐摆脱线性的思维方式,但这里呈现出来的状态,却比前几本作品要线性一些。就像前面说的,我感到文字深处有许多的矛盾,可能是内心的外化。我没有失望,因为我知道这是人最真实的状态。“世间没有真正开悟之人。有的只是开悟的瞬间。”“每天开悟一点点。”因为人间从来不是一条单行道。我们还会反复回到功课没有完成的地方,直到圆满。12-12
  • 青勤
    慶山特別喜歡分門別類給人劃分等級。好意思說自己是修行人,既沒有同理心也沒有慈悲心。更何況很多觀點都是錯誤的!!!失望到家了。11-23
  • 萧瑶夕
    你说,作者不必迎合读者。诚然。只是读者也没有必要屈从作者文字的意愿。而且读者如果不买书,怎么知道写得怎么样;既然已买了书,凭借自己的感觉(认真读过之后)给予评论,何须“共频”?你说,当下文学有许多怪象。诚然。可你在喋喋不休地评头道足时,可曾想过,在他人眼里,你同样是怪象。倘若不曾切身了解众生生活的纠缠与矛盾(相比之下,少年时情感缺失的伤害不值一提),请不要轻易定义他们的庸俗与沉沦。倘若多年的思索与修习所得到的不过是“静下心来修行”“相信并坚持自己”“不为世俗所扰”这样肤浅的结论,不明白意义何在。一面高呼“平等心”“寻常心”,一面流露出极力掩饰的傲慢。说实话,其实很失望。字里行间,自娱自乐。所谓修行者的一意孤行,更像是自我标榜。或许附庸风雅和自以为是才是实情。10-31
  • 月山行
    她的写作已与宗教哲学密不可分。在我看来她不是传统认知上的女性,而是没有性别的中性存在,这使她的思维超越性别限制, 形成一套不随大流的价值观。她是被去个体化的群体极化思维和首因、晕轮效应影响的作家典型。(书中大量私生活的坦诚让人看到她更鲜活、生动的一面,且不失一贯的哲思。也有比以前更犀利、密集的批判意识;而看她写亲情,又感受到婴儿与母体般原始的情感链接,让人动容。最重要是,意识与觉知的深度,使得她一如既往地深邃、智性、精进。(庆山在筛选她的读者,从《夏摩山谷》开始,到《一切境》更能看出这种随性的自由、敞开,毫无顾虑。如果不能知觉到作者拥有独立的灵魂,就不能理性地看待她的表达。最后留下来的读者,会是深谙这个道理的那部分人。没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和成熟的认知,读不了,也不会喜欢她现在写的东西。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