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宋代诗学通论
举报
书名
宋代诗学通论
作者
周裕锴 著
格式
PDF
评分
9.6
ISBN书号
9787532591756
出版年
2019-4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数
512
定价
128.00
装帧
精装
标签
文学
豆瓣评论
芸暖書薌
病中开始读,拉拉杂杂这些天,最近显然又读不动书了。宋人就是杜甫吹啊。西昆/晚唐/白体到梅欧王的革新/苏黄开始典故、格律、句法都确立了新范式,还有诚斋体…醒悟宋诗终于打破“文不逮意”的困境,相信语言的巧工可以尽妙。代复习宋诗,但此本更多还是诗论的线索。
01-03
子叶卉迟
粗略过了一遍加一遍比较细致的通读,立论干脆清晰,整个框架就像一个“圆”一样,中国传统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相结合着讲解唐宋诗的典型,知识精密度很高,为宋人的“用心良苦”感到震撼(是否真的是想超越唐人我想有待证实),但同时阅读时偶尔也会觉得怪异,似乎有不少的地方有一种“贴合”的感觉,是时代的局限吗?另,一本通论的背后,一定是一位学者多年的积淀,更让我一个本科生觉得学术之路的艰难,但在结语后面的后记却又让我觉得这条道路的温馨与感动。
12-07
うつせみ
虽然明显带有时代的印记,但不失为一部渊博清通、常读常新的好书。五年前在现场听过周老师的课,现在读到这本书,对周老师更加佩服了。
09-20
有狐
通读第一遍。信息量细密扎实的一本专著,从诗道(功能论)、诗法(修养论)、诗格(风格论)、诗思(鉴赏论)、诗艺(技巧论)五个层面切入宋诗的生成与新变。这本书在比较诗学的视域下贯彻了历时上“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对比与共时上中西文论的相似与补足。在引言中,周裕楷重点指出了唐诗精神对宋诗精神的遮蔽,进一步论证宋诗学在“句法”“气格”“理趣”上反照出的理性精神和宇宙关怀。理清了宋人“学杜”与“学陶”风尚的文化心理背景。刚读完前三分之一的时候,对宋人这种重教化讽谏轻穷愁感伤的追求是有点轻视的,读毕,突然理解了宋人那份想要超拔于唐诗的周全刻苦。宋诗的底色里能看到一份深刻的悲哀,也是这份悲哀铸造了宋诗不亚于唐诗的艺术境界,哪怕它酸辛、硬涩,却始终代表着一种自反性的力量,也正是我现在难以直面的东西吧。
11-26
飘来飘去
值得一读。但有些论断太过主观,需要读者自行分辨,不可尽信之。
01-11
观千月
细致宏富,丁、戊编尤其好,也是宋诗学最值得注目的成就。然而也不能就着诗学诗论囫囵把一些庸诗肯定一番啊,看得深觉诗不配论……常听老师吐槽笨人才做学者,读这些学者之诗,有时也真觉得学者多写笨诗。看完仍赞同苦水之言:宋有诗学而无诗。有一条理想之道,却未走出好路来。与其说宋诗学能在理性与人文上为先锋指出前路,不如说先锋也和宋诗之路相似,困于学问理论?不过宋人确是不安于前,现人是为了安于文学史,看似故作新奇,实则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定位亦步亦趋。
03-18
悠长的假期
202007十星好书
01-25
Q仔
宋人在诗学方面为了超越唐人异于唐人 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夫。对其诗学评价可因审美不同而因人而异,但确实比一味学唐宗唐者更值得肯定。而对杜甫的重新发现与肯定,确实印证了老杜在盛唐诗人中独创性
01-18
怒歬
95年《后记》:“现代先锋艺术的失误就在于它过分强化了现代人心灵的畸变和分裂,从而极易在疯狂中走向艺术的毁灭,乃至艺术家本人的毁灭。或许下个世纪的新诗人能从宋诗学的精神中重新找回久已丧失的理性的光芒,我期待着。”
07-14
ᡩᡠᡩᡝ
入门时作填鸭剂,思竭时如催化剂,笔塞时如润滑剂。更熟悉作者晚近的文风,回看上个世纪的庵主,方知何谓“少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述是没有框线的表格,论如层层累加的夯土,而灵气充盈其间。阅读感受一如吃惯贵校食堂的垃圾后,终于得空回四川细细享用街边美味,食材或许不够新鲜,却甚觉人间值得。
03-11
低等游民
材料极丰富,努力厘清一种偏见,即“相对于唐的灿烂恢弘,积贫积弱的宋不值一提,宋诗仅能作为唐诗的陪衬,甚或反面教材”。作者认为融合了哲学、政治、历史、宗教的宋诗,在句法、气格、理趣上都有别样的诗性智慧。本书把宋诗学看作“宋型文化”的折光来探讨,不以历史进程为脉络,而更看重理论体系的构建。分五篇:诗道(诗者文之精、天之义、心之声、道之馀,兼及政治与道德作用,意识指向忧患内省和理性);诗法(熟参师古到夺胎换骨,句法绳墨到不烦绳削,禅家悟道打破规则的诗内功夫;名山大川眼界宽,人世阅历笔力厚,加之修品行、习经籍的诗外功夫);诗格(诗文相通、诗画相融,务求格高韵远。以宋的标准,晚唐诗则气弱格卑);诗思(冥想与感兴,悬解与亲证);诗艺(工拙相半擅典喻,宁对不工以避俗)。行文中掺揉了些西方文论,很值得一读。
10-05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