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种瓜得瓜
    人之道:思思之道:诗诗之道:不可说,但可行。走向诗的道路或许可以被引导,但绝对要亲身体悟才可行。10-28
  • 前半部讲海德格尔在时代中酝酿自己的思想,勾勒他与同代师友的群像近似一篇20世纪初期德国思想史,读得比较仔细。后半部着眼传主与时代事件的互动,晚期思想着墨较少。第九章是《存在与时间》概述,对于缺乏哲学素养的读者如我,简明扼要的讲解体现了作者的功力;接下来即可由陈嘉映的书走近《存》。本书介绍的海氏思想予我的启发:必须面对的人生“被抛”境况、“此在”如何看待自身与本己本真性(第九、十章,肯定人主动面向真实的勇气)、时间的开放性与死亡的可能性之间的张力、第二十二章介绍阿伦特思想对海德格尔的回应(重视人与人关系活动中体现的真理)、面对技术时代泰然处之,等等。10-02
  • Zhi7
    用什么作结束呢?…………“哲学之路又一次重归黑暗。”05-07
  • 盲眼的圣僧
    第二十四章和阿多诺的辩证法相关的部分,读的够恶心。03-04
  • φαρμακον
    或许只有一种冒险的涉入才能够被称之为理解。冒险,意味着摆脱俗常;涉入,却注定了无法摆脱一切的命运。或许术语、程序及其所构成的技术世界让故乡成为一种诗的想象,但的确只有那条曲折阴暗的沉思之路,才是能够代替所谓神圣、所谓真理、所谓本真的基底和根源。他诞生了,他工作了,他死去了,仅此而已。12-10
  • CliffordToT
    海德格尔的书一生致力于让存在言说自己,纳粹思想并没有在他书中。(1931)在《真理的本质》里,热血沸腾地写着出了洞穴见到太阳的智者要回到洞穴把受遮蔽的人拉到真理之中。之后参加纳粹,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哲学幻想中。在他的思维的热情中,没有生长出道德的敏感性。他不是有坏性格,而是没性格。09-01
  • ZZK
    雅斯贝斯说得在理:海德格尔的哲学很大程度上是一件“作品”。他对存在的追寻令人敬佩,而对他者存在的忽视则令人痛心。04-22
  • 葦存
    敬告年轻人:不要受政治的愚弄,不要相信诗人的梦呓再次敬告年轻人:不要相信以上的告诫,此在正向你们打开,去他妈的真理04-17
  • JeanChristophe
    两年后重读.靳希平一向非主流的术语译法制造的障碍不能与阅读带来的愉悦相比,仍觉得此书是了解海氏其人其思的最佳入门读物,远超那些社会学家文学评论家的攻讦或辩护.只有基于处身性而打开一个前理解的对话境域(并非"环境""圈子"那样简单)才能导向我们对海氏的不原谅和不同情(它们只是原谅和同情的颠倒而基于"理解"),换言之,"导论"必须显示为带有修辞的叙事,也即思想传记――从歌德席勒到叔本华尼采,萨弗兰斯基每部作品都表明他真正懂得此词意味着什么,能拥有这样一位写作者实是我们时代的幸运,真该给他颁个诺贝尔奖12-31
  • 密码器
    还记得大二时候读《我心澎湃:佛洛伊德传》时的感动与激动。哲学史也能如此,文学史更应该如此。03-23
  • 素心人语-天涯
    读过原文,囫囵吞枣,希望读到靳老师的译文.四星半,推荐。04-13
  • Shayne
    你我无情地被抛,如迷失在白夜的闪电。08-08
  • wangthefirst
    萨弗兰斯基是专门写思想大师传记的作家01-25
  • smallfive
    惊呆了,写的太好了啊啊啊啊。以后向人推荐哲学入门读物,就推荐这个。12-24
  • 提笔略
    一个人只要知行合一,无论以思考还是以疯癫为终生志业,他都是一个大写的哲学家。纳粹害了他的人生但无害于他的哲学。04-09
  • H.弗
    只有到21世纪美国人在月球上开满了超市时 人们才能懂海……06-07
  • 江绪林
    本书提示了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致命缺陷:藉着眼下瞬间的决断性,此在向本己本真生存的可能性敞开。海德格尔这个观念为施米特的“区分敌友的政治决断”的观念做了存在论上的支撑,也为自身卷入纳粹活动提供了完全理由。我喜欢海德格尔式的思想,因此这对我造成强烈的困扰:海德格尔的哲学一定哪儿出错了。然而,后期海德格尔用Ek-sistenz(出神倾听)取代了Existenz(决断)、列文纳斯的“在他者中经历死亡”(Trowny)、阿伦特的“世界在人之间展开自身”(Safranski)的观念都傍依于海德格尔自身,只能是局部的修复,无法彻底杜绝政治的蛊惑;而施特劳斯和沃格林的方案甚至都算不上哲人的方案。我隐约觉得,当海德格尔摒弃了胡塞尔现象学中对绝对真理的关切后,海德格尔的此在本真性就失去了理性的护佑了。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