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jingle bell
    香港史的污点,一部女性用血泪书写的历史09-05
  • 想像你一样优秀
    这本书是讲鸦片战争后大量中国人被贩卖到海外,男性被称为猪仔卖作苦力,女性被称为猪花卖作娼妓(就是当牲口卖),男童还好卖作螟蛉,女童则为娼婢。人贩或以坑蒙拐骗或以暴力的形式将大量中国人贩卖到海外,香港特区为中转站,由于一本万利,催生了一系列犯罪链条,当时政府也出了一系列法律来制止,但是似乎也没有什么用。02-07
  • (momo)
    其实作为香港地区人口买卖的书资料的梳理分类和基本分析都很不错。猪花和妹仔的部分作者也用心做了。但是这不是以这个群体为核心的书。以为和《望乡》是类似的书,但无论是学术方式还是侧重点都完全不同。很难说是一本以“猪花”为主体的书。取了这个名字,那个“客体”和“她者”味儿让我如鲠在喉。 作为人口买卖研究的书 虽然也有对英国人文献处理的问题,但总体很推荐。猪花部分也很有内容,但是作为“猪花”研究 值三星吧。作者开篇虽然提到保良局文书是重要基础材料,但是我没料到几乎没有海外材料。海外指的是猪花被卖去的地区,殖民的英国文书各种还是有涉及。11-07
  • 胡桑
    一本严谨的学术论著,原名《中国近代的苦力与“猪花”》。“猪花”这一命名真是太讽刺了。在近代海外大移民中,大量中国妇女(“猪花”)经由香港贩卖海外,彼时半殖民地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伦理体系让人不寒而栗。02-07
  • 千森森森
    可儿弘明于1972年发掘和使用了香港保良局所藏文书材料,并以此为基础撰写出这部史料翔实的作品。全书内容对于华侨史、妇女史、近代慈善救济事业、跨国人口流动等均有涉及,分析思路受阶级史观影响较大,许多细节值得深挖。“猪花”的历史饱含血泪,今日读来仍然惊心动魄08-22
  • 巴托82
    通过本书了解近代中国的一个侧面,题材吸引人,但内容稍显冗长;知道了保良局这么一个带有历史局限性的机构。03-15
  • 谢九本
    为找选题而读,是一本非常规整的学术著作。书里有很多生动的短小案例,就自己的研究而言,怎么能够将细小的案例串联起来,怎么能够立体丰富而不是流于平面?04-26
  • 银版回收员J
    看完很难过。苦力和猪花,前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法废除的奴隶,后者则是根植于封建家庭伦理大地上的一朵带有商业资本气味的破碎之花。书中太多的案例、推理和结论在今天看来仍然触目惊心,而其中纠结的积弊至今难除,应当引鉴。我们的世界会更好吗?不敢妄言,只希望更多的本土学者能够投入到这样的研究之中,而不是寄希望于漂洋之笔。联系近日事件,仅举一例引文:“当时广东社会虽然处在贫困和灾荒已侵入到社会深层的时代,可是也不能以经济至上主义的研究方法来解释,把贩卖人口说成仅仅是贫困造成的,因为在这种方法里,潜在着一种虚饰。如果把贩卖人口一味地归咎于经济贫困,那么就会把弊端的根源来自于社会的各种体制这一事实掩盖起来。”多则易损。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