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施剑翘复仇案
举报
书名
施剑翘复仇案
作者
林郁沁(Eugenia Lean)
格式
PDF
评分
8.3
ISBN书号
9787214068521
出版年
2011-4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数
259
定价
23.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地理
豆瓣评论
章伯
可以用来开拓新闻史研究的视野。
05-30
电胆马
大众传媒的煽情炒作如何有效地动员或询唤了一个对不断centralized的政权表达强烈批评的现代公众。作者试图去掉早期研究希望从空间或社会学的固定框架中寻找“公众”的迷思,转而关注一个时而fight against国家、时而be manipulated by国家的“公众”被动员的过程。/公众同情诞生于消费文化中,因此具有既勇于批评时弊又易于被操控的矛盾特性。/作为政治议论形式的媒体炒作和大众娱乐:商业主义作为前提。/太精彩的故事了。
02-29
启风
徐树铮被杀、张宗昌被杀、孙传芳被杀,三个案子中都有冯玉祥,真是呵呵了。
12-10
等季风来
不同于主流话语中对理性 克制的市民社会的推崇,作者通过施剑翘复仇这一在当时引起广泛讨论的案子论证“公众情感” 这种被视作女性化的 非理性的大众情感,如何凝聚成一种集体力量影响法治判决 另类诠释社会正义。施剑翘借助公众同情实现法律对案件的宽容判决要置放在当时报业、电影等媒体艺术初步发展以及国民对军阀混战和对国民党统治的普遍失望情绪的背景中看待,手刃军阀、为父报仇的戏剧张力和侠义精神在当时低迷颓唐的环境中无疑是一剂振奋。但这种孕生于消费主义和情感主义的力量注定是不稳定 难成建制的 易于被操控和走向极端。联想到这两天大家对一宁撕葱的吃瓜 其中不乏对父权 资本 性骚扰的公共讨论,而央视点名批评大瓜并不好吃 或许也算国 家权 力的一种介入压制……
06-18
落葉知秋可烹茶
看到后面,施剑翘明明就是仗着自己辛亥革命后辈的身份,有恃无恐,耍弄法律与公众,背后的冯玉祥让人无比恶心。恶人自有恶人磨,看她60年代以后的样子,说不出的畅快。
09-05
一只大鱼
以公众同情讨论中国的政治性参与,大众传媒左右了公众对施剑翘事件的想象,后者在各方势力建构过程中成了寓言、成了奇观。因此本雅明以及游荡者的意象出现在导言中,暗示着这一事件与大都市、现代生活方式的关联……ps书很好读。
12-26
白道冥窮
一个好题目多么重要啊
08-26
蹈海
艾尔曼的好学生,对情、理、法的讨论可见思想史的痕迹。选题极佳,有张力,以小见大的范本。史料极少又单调(主要是报纸报道),选作博士论文需要勇气,每一句话都多说了两分,是其危险处,也是见精彩处。喜欢导言、结论和三五六章。前两章似乎同意反复太多,有点绕。
03-25
菲利普
资料收集的非常全,叙述分析条例分明。但是把着眼点放在公众同情上降低了这个题目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10-30
Rapheal
在作者解构之后,所谓的“剑翘求死不求仙”如同讽刺。文化传播、大众舆论、法治与政府、国民政局,能从容其中,施剑翘的狡黠令人生敬。与挥之不去的军阀控制相比,更令人生畏的是毛时代令“侠女”屈膝的强大力量。民国这个舞台还是太轻松了。
07-21
Derridager
可读性很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中国现代史学中关于“公共领域”的争论,情这个复杂概念的探讨和道德暴力在现代正义扮演的角色。我觉得三个问题完成度很高。施剑翘如何在刺杀利用舆论塑造集体同情并获得特赦,以及法制化和党治化的矛盾,都被作者写的极为精彩。在大众消费文化初露萌芽和政治威权主义持续强化的时代,公民对政府的不认可很大程度就可以预见舆论是支持施古典的复仇,却不肯相信“法律的裁决”,而国民政府的特赦,则是在党国一体收效甚微之下,为了讨的舆情的一点支持而做出的可怜让步。而值得注意的是,施氏在博取集体同情,“操纵”舆情以及建国后躲避迫害的过程中展现了她发达的政治嗅觉和煽动人民特别是女性同胞情感的高超手腕。但,遗憾的是,这本书从传播学角度的分析比较单薄,对大众媒体的作用描写略简单。
10-28
八圈
今之张扣扣,昔之施剑翘。
01-09
168 Hours
的确很精彩,觉得这部著作最大的启发是如何将人文学科类型的伦理、道德、文学、符号范畴的事务纳入到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当中,并且能够有机的统合在一起。另外,林郁沁提到的30年代“公众同情”和大众情感性的消费者,在当下更是如此,那么当今很多司法案例和相关公共事务都可以运用本书的范式和方法加以研究和解释。
08-18
·
现代传媒和都市兴起合塑大众/舆论,与当事人行为意志和表演策略有效互构,使女性/同“情”、现代/国“法”、传统/家“礼”愈显纠结冲突,伴随外在历史环节转换,话语事件中法治、政党、国族和性别各维内涵和关联不断变化。网络时代歌乐山连环案正可对书。翻译良,专名尤佳
03-13
邝海炎
这书给来借古讽今还差不多,主要说的是舆论与司法的纠葛。但作者的传播学知识不是很够,而叙事更缺乏孔飞力、史景迁他们的美感。所以,只是梳理下一下材料而已,对当时的舆论场、政治场的穿透力都远远不够。只要蒋方舟这种外行文艺青年喜欢瞎推荐。
08-27
流星飞绊
施剑翘案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场”,在这个“场”中,政府权威、民众舆论、精英知识分子、传统道德、国家法治等势力竞相登场角逐。从舆情角度来看,本案即使放在今天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媒体公关与新闻传播案例。施剑翘努力的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礼孝的女性形象,藉由媒体的推波助澜引发了公众“情”的共鸣,而这一“情”显然来自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建构。因此,无论是倡导颇具男权意味现代化理性化的精英分子还是致力于司法独立的知识分子对于“群情”都十分敌对,但这一案件仍旧成为了处于政治压抑下的公众发声的渠道。这一群情被国民政府所利用,通过“国家特赦”的方式完成了对舆论的掌控和对司法领域的渗透,强调了国家的权威。群情背后暗含的传统因素也迎合了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书对“场”中各方论述详尽,但深度不够,研究任务只部分完成。
11-10
zitsunari
法律、媒体、政府、大众的博弈。关于“公众同情”与“激情犯罪”的讨论总能让人想起药家鑫案。另外作者说80年代的电影《刺杀孙传芳》她找不到,即使中国电影资料馆也没有,但其实……这个电影叫《女刺客》。 111215-111222
12-22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