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
反馈
书名
技术与时间:2.迷失方向
作者
[法国]贝尔纳·斯蒂格勒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44711999
出版年
2010-2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页数
290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豆瓣评论
北辰
2404 第二次读,常读常新
04-15
顽皮的板儿牙
1. 从文字到广电再到AI,全是斯蒂格勒所言的“技术”。感觉这本书自己的东西,还是在说技术与人的后种系生成的互构转导关系,但论述过程是百科全书式的理论漫游。2. 几何学、生物学、神经科学那些完全硬啃,但大开眼界;现象学很多细节没跑通,翻出了年轻时听张祥龙王恒现象学课时做的笔记,才“活化”了一些哲学黑话“第二持存”,磕磕绊绊地意会了第四章。幸福地消化不良了。3. 相比之下讲影像、文学、文字的部分真是可读性拉满。Schibboleth的部分读哭了。4. 出路设计似乎是:既然生命的技术化势在必行,那么就让“相间个体”的共同体化和“上面的”政治干预打个配合,来为技术改道。“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从斯蒂格勒处获得了太多力量,无以为报,就表演个狗叫吧!汪汪汪!嗷呜呜~
02-15
淡茶浓汤
疯狂阐述德里达、海德格尔和胡塞尔
01-06
安特卫普街巷
基本上读不下去,但是因为一年前硬着头皮看了第一卷,对于强迫症来说只能继续硬着头皮按流程继续看完第二、三卷。整体来说,第二卷里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其导师德里达的影响痕迹很明显,甚至大量段落就近似于关于几位哲学家既定著作的读书笔记或书评集合,以至于一部以议题为中心的著作转化为一部以诠释大佬为任务的著作。阅读的困难也就浮现了,正因为没有读过所涉及到那些前辈的著作,自然看二度解读犹如雾里看花。
10-05
黄金旷工
先对话海德格尔,再对话胡塞尔
05-31
无虞
接续上卷:人以外在化的义肢即技术来延续自己的历史性时间存在,本卷则要探讨这种义肢性生存所出现的方向迷失: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加速,重新构筑了人们的认识结构,这根本上改变了康德的认识论中先天综合判断的基础,在时性装置也彻底遮蔽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论差异。斯蒂格勒由此修改了胡塞尔的时间意识结构,除了第一持存(当即)和第二持存(主观意识的重新回忆),还有第三持存:通过技术中介回忆。他认为人类尤其是现代人显著地表现出:前两种持存由第三持存控制着。比如我们今天对音乐的感受都是通过在线音乐平台来实现的。
07-25
冲漠无朕
将延异、文字学用于对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的批判,指出胡塞尔的局限已经内在于《内时间》与《几何学》之间的差异,从而沟通第一部的迟到即超前与这一部中的滞留循环。但是第三记忆的揭示意味着什么呢?当代文化政治的那部分凌乱得像在赶中期答辩
03-06
松子鸽
读到了第一章第14小节:从照片的时间延迟这一物理学角度出发,再次借用《明室》中的例子解释“观看照片是在去远和绵延中(重)见自己”的自恋特质,又运用拉康镜像理论(第一阶段、动物性)强调了人面对“矫形的颠倒影像”时反映式的无知状态,最后once again落脚到对技术持留的肯定中,并指出应“从确正的概念来分析人工记忆”。
10-18
花也怜侬
书接上本,文码化的历史基本就在这本里面展现出来的,但其实是一种非历史化的呈现,关键是要挖掘它背后的历史语境,这个历史语境不仅关系到时间客体或工业时间客体的出现,而且关系到这些客体所关联的特定媒介与实践。而且这本夹在第一卷和第三卷之间,很多观点在第三卷中已经得到了更新,所以回头看这本稍显鸡肋了。PS.这本也是中英法对照观看,中文翻译还是很不行
02-02
Scipio
基本上是对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一点点观点的阐述
12-12
辽北大地范德彪
Stiegier延续上一部的思考,他一直追问人之本初,本卷着重文字的本源直至后现代论域的“人之死”,到后面展现其现象学大家的功底,隔代对话Husserl和Heidegger两位现象学创始大师。
12-20
David Kong
很多唬人概念,说了很简单的道理
05-28
Shayne
作者在这一卷中延续第一卷的思路,即强调技术的助产术作用和人性的后种系生成特征,并且进入当代技术的领域,探讨了记忆的工业化所导致的背景解体的问题,像福柯一样预言人将死去,颇具现实关怀。而本书在技术现象学论理方面的突破主要有两点表现:其一是详细展开了第一部中出现的“确正”概念,指出可重复的同一性恰恰是求新求变的差异性的必要前提,从而再次论证了拼写文字的独特之处;其二是深入分析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及其缺陷,创造性地提出埃多斯恰恰存在于被胡塞尔忽视的、代具性的第三滞留之中,顺带以之为中介,打破了第一和第二滞留间的界限,从而更好地将现象学意义上的本质奠基于时间性、尤其是此在的滞留有限性之中。
02-18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