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天天酬勤不迟到
    “非共时的共时性”是理解不同历史时间交织当下的一剂灵药,我很喜欢柏林“羊皮纸城市”的这一譬喻/世代是被创造出来的,“对一代人的鉴别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过程,它想来也是一个在他人评价和自我构建这一对立关系中的集体的自我认识问题”/技术发展将会给展演带来真实性的问题,当身临其境成为可能,人们会越来越难以分辨“亲历者”与“观众”的身份,这就使得对于缺席的历史之暴力成为可能/个人记忆与家庭历史拥有对抗高度整合性历史的能力,单数与复数历史间的张力赋予了历史学家在二者间游走的权力,以及一项光荣的使命12-14
  • 日已歌
    很清晰,很有启发。 / 《水形物语》02-15
  • 兰陵
    2022年的5月在读这本书很有趣,尽管阿斯曼一再强调在两次世界大战和犹太人大屠杀后民族与国家的紧密关系已经不再可能,但现在德国国内在难民的涌入后逐渐兴起并生长的新纳粹主义却有着广泛的市场。虽然记忆是对于历史的对抗,但或许记忆与历史偶尔也会相互勾结,在所谓的"反思"下复苏那些埋葬在废墟下的罪恶之花。05-24
  • 伊卡洛斯在迷楼
    三三年代德国人、四五年代德国人、六八年代德国人、现代德国人。我们回忆历史的时候,还要回忆我们是如何回忆历史的。12-18
  • 哑口鲑鱼
    本来只是想通过阿莱达·阿斯曼的《记忆中的历史》了解历史电影如何展演历史模糊地带的阴影,又如何形塑民族国家中的文化记忆与集体认同,这一方面的收获很大,但一不小心对德国“代际”之间对那段历史的理解、接受与回避中的“心理创伤”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那段不可回避的历史在统一后的德国如何存在与“处理”,作为一个外行也有了无心插柳的意外收获。01-30
  • 猫是我
    德国人和日本人对待历史是两个极。历史与展现共识的功能。09-02
  • 大猫咪F
    博论里极大地依赖了这本书里的理论,自然要五星。不过在此基础上,对这本书最不满的地方,就是其中涉及的专业名词都没有附原文,导致要写英文论文时找得非常辛苦...07-12
  • 尼不可
    即时性的文化解读 可惜对父亲文学以及家庭文学的言说过于蜻蜓点水 忽略常识人名的误译 语言基本通顺11-18
  • malingcat
    家族史、建筑、博物馆和媒体,是如何体现“代际”在记忆中的重要作用的。例子都是德国的,分析框架是可资借鉴的。体量比阿斯曼的其他著作要小,理解起来不难,就是对于不理解德国历史的读者会有些隔膜之感。04-03
  • 昭歌山
    主旨还是对历史理解的激活,但似乎这种多维度的实践在当下已经十分活跃,至少在欧美。如何认知历史同样也是(政治、经济)体制的问题,正如笔者最后说道,实践远比口号来的艰难!02-22
  • 浅上奈奈子
    可读性很强, 记忆的操演和刻写形式总结得感觉缺点什么...08-01
  • gawe
    表征历史的几个场域:家庭、建筑、博物馆、媒体。结合20世纪德国国家认同做了经验性阐释。10-05
  • 聿紅
    我觉得这个书给我的启发完全不亚于《回忆空间》与《文化记忆》,虽然它是个讲稿集。能感觉到阿斯曼作为德国人对于德国暧昧的、被截断的历史的忧思;本书一方面讨论的是历史和记忆的张力(磁石的两级),另一方面讨论的是个人回忆、家庭记忆和(国家话语下的?)集体记忆之间的张力或是暧昧关系。#“无法化解的张力”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