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慕尼黑的清真寺
举报
书名
慕尼黑的清真寺
作者
伊恩·约翰逊
格式
MOBI,EPUB,AZW3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32773992
出版年
2017-3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数
296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纪实
宗教
豆瓣评论
唐小万
新疆存在感挺强的,以及周总理
06-29
HeliumTrois
穆斯林清真寺是政治角力的一个缩影,穆斯林也是一枚棋子
04-06
风之影
宗教问题,自产生以来就注定不会单纯是一个原因导致。而冷战结束后宗教问题的激化,与冷战时期大国对抗时的阴谋与设定密切相关。这本书就是揭示了冷战开始时期美国和德国都想利用伊斯兰势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有一日会养痈为患,自食其果。而基地组织与阿富汗战争时期美国的扶植更是密切相关,也是美国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起因。此外,全球化加速的时代,伊斯兰地区所处的弱势地位也是其加速自我封闭和对抗的重要原因,宗教问题本质上还是经济问题。这本书主要将笔墨放在二战后冷战开始时期伊斯兰势力利用各种矛盾崛起上,对于近些年的对抗着墨较少,但是却点明了欧美对于伊斯兰的既排斥又利用靠近的关系。这套译文纪实都是密密麻麻整页整页的字,看起来累,整部书的可读性稍差了些,不过深度足够……
05-31
秦慕周
很精彩,读来令人欲罢不能。书里探讨的几个问题都有意思:中东穆斯林问题的历史成因为何?到底什么是“三股势力”?以及革命集团如何抢班夺权?不过屁股有点歪,扣一星吧
06-13
Josephine
心怀鬼胎的各路人马互相利用,最终自食恶果。西方对穆兄会即迷恋又恐惧的根源
06-16
石小po
四星不能再多,题材和考据都很好,就是写得散再加翻译糟糕,但真的再次感叹切入点太好了,二战、冷战、911、从一次偶然发现的慕尼黑的清真寺能扯出这么多前因后果,有时候发现新闻点这件事儿也真是要福至心灵吧
11-03
东林君
记者能写出这么不清晰的书也是绝了
06-23
#暗蓝#
也许是事情复杂,线索太多,整部作品显得有点硬。但这部扎实的作品又确实会对人们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所帮助。而根本上讲,欧洲的乱象,同样是未知带来的异化和恐慌——有人在田地上丢了一把种子,野草莫名其妙就长起来了,大致是这样。
06-05
Shirleysays
围绕在慕尼黑建立清真寺的前因后果,展现了冷战时期为西德所操纵的东占部,美国的美解委和穆斯林的穆兄会,为夺取该清真寺的掌控权而进行的明暗博弈.非常有料.不仅是史实揭秘,还就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分歧进行了细致分析.虽然内容读起来拖沓细碎,但绝不失为了解今日德国和穆斯林极端主义的好书.
07-02
songtong2010
11.又是一部西方记者观察下的社会作品,可以与《黑旗》对读。英文版出版于2010,还没有赶上叙利亚危机和欧洲新一轮难民危机,但是作为时间的深层背景,本书已经够用了。其实在当时,随着难民的增加,欧洲社会内部的宗教与种族张力已然扩大,只是外人关注度不高。文章戛然而止的时间点,和作者略显闪烁的言辞,也透露出作者本人态度的游移和矛盾。这是民主制度的弊端,也是自由主义的结构矛盾。加之背后永恒的问题:无论制度,都是最为现实利己的政治。二战和冷战,让德国与美国一手炮制了宗教利用政策,现在面临反噬,本书提出了问题,但是解决确实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推荐本作
02-20
无有为
没有重点,线条太乱,作者根本无法把握全局。细节部分有头无尾。不值得一看。
07-22
疏桐
现在抨击欧洲白左怀柔穆斯林,为标榜文化多元化的政治正确而容忍落后的伊斯兰价值观并不能追本溯源。从纳粹德国到德美以宗教为武器,将穆斯林作为应付苏联威胁的精神和道德资源,西德和美国将伊斯兰教思想体系政治化,扶持培育伊斯兰激进主义者和相关组织,为激进主义的形成提供了从资金到技术、政治上的协助,炒作苏联少数族裔问题,无一不是基于冷战的现实需要。但是伊斯兰激进分子也在穆斯林兄弟会的组织下自我进化,实现了将清真寺转化为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完成了思想上的准备工作,又有阿拉伯国家保守派高层的金元后盾,终于完成了向恐怖主义的蜕变,在五十多年后以911事件震惊世人,德意志斯坦和美利坚帝国可谓是作茧自缚自食恶果,但是美国的地理位置、战后对穆斯林劳动力需求不旺和严苛的移民政策避免了欧罗巴斯坦诸国似的结局。
02-17
笑望江湖
“绿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详述伊斯兰极端势力进入欧洲的小型史诗式纪实文学,没一个正面人物,都是居心叵测的投机者和阴谋家。从纳粹“东占部”到美国CIA,自作聪明的西方人试图借助穆斯林暴恐分子对抗苏俄,岂不知这群小白帽的狡诈和危害完全不可控,等于引狼入室、惹火烧身,绿教对苏联灭亡没起任何作用,却扎根慕尼黑,成为欧罗巴斯坦的大本营,绿化西方的邪恶策源地;作者是华尔街日报的老牌记者,文笔相当老辣,资料丰富,干货满满,将如此冷门小众的暗黑系历史话题(网上的相关知识竟然一片空白)讲述的扣人心弦,宛如观赏反恐题材纪录片(唯一遗憾就是全书没任何照片,也没地图,也许是引进时为过审被删了吧),缺点是后半段角色骤然增多,冯门德主线消失了,穆斯林内讧超复杂,读起来有些纷乱感
01-10
WZM
西方利用了他们,后来反被他们利用。冷战的苦果,还要西方人来品尝。
07-15
5Yu
作者追寻了伊斯兰激进主义的起源,从二战时纳粹的政策,到二战后美国和西德企图对穆斯林的控制和争夺,穆斯林在这几十年来一直被作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棋子,即使在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之后,美国仍未放弃利用穆斯林的企图。但穆斯林有自己的组织和思想体系,其内部也充满了纷争。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造就了穆斯林今日在西方的样态,而我们仍不知它将去往何处。
04-15
丁小美∣种草机
切入点非常有意思。排版糟糕,note在文章里都不标注,要自己对着找,闹心。伊斯兰不仅仅是宗教概念,更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因此这个未经改革的宗教在世俗社会里发展只有“有教无国”一个出路。西方社会利用伊斯兰,而实际上伊斯兰才是那个猎人。
04-21
♡
“从来就没什么伊斯兰问题,只有机会主义者,各色政客,被误导的理想主义者滥用宗教的问题。”
05-30
沉睡的青春
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遭遇的这种暴力是自食恶果:将伊斯兰思想体系高度政治化,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而清真寺也成为一个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今天,我们总把伊斯兰教等同于恐怖主义,严格来说,这并非宗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至此,作者(同时也是读者)的问题终于得到解答:为什么慕尼黑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清真寺,可以和伊斯兰教传统圣地比量齐观?这正是书名和课题的由来。本书切入点较少见,对理解极端主义的产生及发展有一定帮助,材料翔实严谨精细,但叙事相对略枯燥。
05-10
veg non veg
题材相当吸引人,但一定要准备好面对书中大量的人物背景、历史细节,否则就会像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一样看得头昏脑胀,最后知难而退。总体脉络:纳粹试图利用突厥穆斯林反苏 → 二战后该工作被西德和美国继承 → 西德想建设一座清真寺来吸引和凝聚穆斯林 → 美国插了一脚并带来了极端伊斯兰的领袖拉马丹 → 西德建设清真寺的权力被美国架空 → 拉马丹掌控清真寺的建设 → 美国的兴趣被越南战争吸引走而拉马丹也由于不明原因离开了清真寺 →清真寺被拉马丹的崇尚极端伊斯兰武装的徒子徒孙占据 → 并以之为据点将该意识形态传播至全欧。一言以蔽之,美国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 但是,首先,魔盒就是魔盒。
11-16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