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梦清
    莫言老师写一天,我便读一天。08-06
  • 麦克默多的浮冰
    长篇小说一直代表着莫言创作的最高成就,长篇空窗期间穿插的中短篇创作,据莫言自述是为了起到润滑剂的效果,如此笔力不至于生疏。这是获诺奖前莫言的创作习惯,但如今一切都已面目全非。世纪初莫言愈战愈勇,平均三年一部长篇力作,却在创作鼎盛期遭遇了诺奖盖棺定论式的毁灭性打击,现在看来也无外乎诺奖是死亡奖的称呼。十年之功,牛刀杀鸡,一组《杰出公民》式的系列小说,莫言的生命经验不意外已经被死死地框在了诺奖作家身边荒唐事之中。2012年、2017年及疫情期间的创作各占三分之一,不难想象老莫疲于应酬之余,数次试图恢复创作又力不从心的场景。“晚熟的人”本是一句讽语,没想到摇身一变被营销号编出一段乌有之语,包装成一段流行的高浓度鸡汤。诚然宁缺毋滥,但还是期待莫老下部长篇能早日问世。尽管……05-10
  • 向迎灯去
    稍微长点儿的比短的更赞,觉得莫言适合写长篇。书读完了,需要缓缓…… 08-02
  • 毛毛虫菠萝
    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08-06
  • LLaLA
    人民出版社。你仿佛是个没有感情的圈钱机器。08-10
  • 拙棘ultra
    《晚熟的人》《火把与口哨》两篇真过瘾,莫言写吃吃喝喝还有杀人杀动物真的是一绝。08-05
  • Z.
    披着小说皮的“纪实”般的回忆录,没有阅读《丰乳肥臀》《檀香刑》等小说的畅快感觉。内容上类似于班宇《冬泳》,对过往的底层人民粗粝生活的描写。其中几篇长篇还是很“莫言”的味道。不忍心三星,还是四星吧…08-03
  • 补特伽罗
    好几个故事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叙述者得奖爆得大名以后的经验,以为莫言要写点不一样的东西了,没想到还是躺在回忆高密旧事的舒适区。结尾总是习惯性地往正能量的方向虚晃一枪,也是很老油条了。08-04
  • 然生
    最爱《火把与口哨》一篇。01-07
  • 游离我身
    说实话,您还不如不写,马尔克斯拿了诺奖后还能写出《霍乱时期的爱情》,您这四百页读完不如《红高粱》一章读来得酣畅淋漓。08-06
  • 《晚熟的人》是莫言的朝花夕拾,平实而简洁,大多记录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后的人情世事,“你的小说除了你,没一个好人,我还要告你诽谤呢”,读完有一种莫名的苍凉感。莫言记录着周遭的人的假假真真,这群“晚熟的人”在尘土飞扬中面容清晰,干净着天真着妄想着哭泣着,他们在故土上猜忌、世故、耿直、滑稽、残忍,每个人都背着一幅陌生的古画:一幅流传千古的山水画,画中藏着刺刀。08-07
  • 语无伦次
    很精彩!以故乡高密为中心,写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可以看做中国近年来社会变迁的忠实反映。小说中的“莫言”无处不在,他既有作者本人的身影,也有虚构成分。07-28
  • 墙1961
    所谓十年新作,不过尔尔。印证“诺贝尔奖魔咒”,从过往历史上看,诺奖得主确实很少能在获奖后继续保持旺盛创作力。07-31
  • 刀巾
    豆瓣上的人们都好厉害,评价诺奖获得者就像老师指点中学生的作文一样。我读出的是轻松、洒脱、自然、清醒的创作状态和成熟心态,这使我坚信,不一定在高密县东北乡,但不说话先生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新的经典和惊喜。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