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水怪妈妈
    一口气读完,思绪万千。老美需要反思伊拉克战争,而作为整体的人类更需要反思战争,这种反思是普世的。男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带入,和多视角的频繁跳转,让这部小说有了电影身临其境的潜质。一天之中可以发生什么?赫本可以和记者在罗马相识相恋。我们的男主人公可以思考他的整个人生,战争,祖国,家庭,人民,还有惊鸿一瞥的爱情。11-07
  • 技安
    先看的电影,再看的原著。看原著反而觉得李安导演能力强,原著有点温吞,李安删减和调整了一些情节的顺序,保留了温吞感又将感情内敛加温。李安真的很厉害,把一本顶多三星半的书拍成了四星到五星水平的电影。增加了最后和姐姐的见面,增加了对战场的回忆,弱化了在球场等待的无聊时间,删除了比利爸爸外遇的事件,加强了戴姆、比利和诺恩的冲突。12-05
  • 季蒹葭
    战争也是经济。而有人聚集的地方,也会成为战场。战后的大兵日常让我想起《Generation Kill》。而比利的冲撞式身心,又是一个“每个人都是冲破名为「自我」的牢笼的越狱犯”。 :3.511-14
  • 徐若风
    忠实或可说是亦步亦趋的改编,但电影少很多很多锐利,清晰可见的刀换成了模棱两可。另外许多本来片子看完后往安叔身上套的亮点和细腻细节原也源自小说。然后便是对角色心理的构建,电影碍于篇幅限制的取舍,还是更表面化的呈现,当然拿小说去硬怼这方面本来就不靠谱.....12-01
  • 锐利修蕊
    无疑是李安细化了这个故事,又着重升华了小说连同背离美国梦主题的讽刺性。原著有些地方写的啰嗦,有些情节又铺垫不够,比如对结尾的处理就没有电影版的精彩。其实作者是更靠近现实取向的写法,更像是直截了当的历经了一场新闻式的人生。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是一个好故事,是可被影像化的:而又不仅仅是允许人们对战争有了更多的方向理解。当比利和B班众人听到商人与他们谈英雄事件可被营销利用的价钱,甚至直白的说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供他们选择。可经过战争“迅速成长”的比利则认为:“有时候‘没有’反而是最好的”。当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沦落为需要吸引人的快销产品,所处的境地才是真正令人可怖的存在。高潮是在那场引起士兵PTSD的中场秀表演,才真正令人感到不快和痛苦。只是包括爱情和今后不确定的未来,仍然带给人希望,这才叫人真的感到无助。04-10
  • what?!
    一个年轻人面对世界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才是正确的。这是比利·林恩的困惑,也是你我他的困惑。10-25
  • 熊阿姨
    事无巨细的场景化描写,文本本身的可视感已经到极致了。像是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观察比利一天的生活,从美国大兵身上看到虚伪的爱国主义、资本大佬的表演性、和虚荣下蒸腾出的爱情,巨大的冲击持续到中场秀本身,反而已经让读者麻木了。戴姆最后在密室里发怒那场极具张力,李安的电影忠实表现了这一切。故事本身足够复杂,不管是本·方登的笔,还是李安的镜头,都给这种复杂锦上添花了。11-17
  • Jonathan
    赶在电影上映前读完了这本原著。个人读后感就是难怪李安要主打技术牌,因为这个原著故事真的不适合拍成电影吧。作者很厉害的由小见大在有限的时间里无限了空间,写出了伪善浮夸拜金虚假的美国社会和迷茫的年青一代,但大段非情景的内心戏真的考验一个导演及改编者的能力。我不关心电影技术,我只想看看李安怎么能把这么交织多层的讽刺和内敛纠结的人性反思拍出来。11-10
  • Agilulf
    总体来讲电影十分还原小说,李安导演删改调整了一些细节对话桥段,但大体都不跳脱电影语言叙事必要而对小说文本叙事进行处理的范畴,重点段落和各种小细节读着小说总能回忆起电影,尾声部分设计了两场情绪引导的高潮戏份,更温情脉脉,或许有些滥觞,但好依然是好的,至少我吃这一套。小说要稍稍冰冷现实一些,也有些绝妙的幽默限于电影叙事节奏无法照搬,有些遗憾。刻画人物特别出彩,不管是第一人称的比利,还是出身优越受过良好教育却愤世嫉俗同时非常有头脑的熊孩子大家长戴姆,还是好莱坞制片人艾伯特和小白领乔希,都栩栩如生。删掉戴姆和比利的吻戏有点遗憾,但确实就如小说所言,电影很难表达好容易造成观众误解,目前电影对他们关系的表述已经比较精准了,虽然我有点希望小说里那么多戴姆各种和比利互动的段落能全搬上银幕啦。11-14
  • 我累特
    简直是大海般的孤独,比利只想有人能和他谈谈,结果他能看到的只有虚幻泡沫和一场巨大的商业狂欢,每个人都希望从他的意外中分一杯羹,而他的真实感受只有残杀和虚无。战争很糟,但比利意外的发现真实生活比战争还要糟,战争使他肉体痛苦,可真实的生活,正时刻准备嗜食他的灵魂01-18
  • Ds
    读这本书的时候中间穿插了观影,所以在书结尾的部分代入了一些电影的画面。穿插在中场休息的往事闪回,是中场无战事,但总有这中场秀残酷冷漠更胜战场之感。媒体报道,众人赞扬的英雄成为捞金桶,制片商人心怀鬼胎,普通中产阶级群聚围观仅因为战士们替他们在战场上厮杀。宛如中场秀结束时,比利依旧久久回不过神来,站在舞台中央,大屏幕上的巨像咻地消失;他们授勋英雄的故事也会在镁光灯转投后,迅速被遗忘。比利是个十九岁少年,大我一岁,若未参军,恐和我心智差不多。战火洗礼,对抗死亡,电视初秀,凯旋之旅结束之际短暂的爱情,还有难以忘怀的家人,他看起来已经不像还没到能喝酒的年纪。承载着众人的期望,度过漫长的中场休息,继续探寻真正的己之所愿。电影的结局多了讽刺和温情,书这样平平淡淡就好,因为生活是战场,可也是生活啊。11-12
  • #vivida#
    海明威的《士兵之家》、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海勒的《二十二条军规》,都可以作为延伸阅读。另外想到:虽然比利不信教(still searching),Shroom分明是一个军中牧师的角色,另类的牧师。11-18
  • 成知默
    2016年已读114:“人的一生只有几个时刻让你能肯定地说:没错,那是历史性的一刻,那天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这场漫长的中场休息,看似无比荣耀的凯旋之旅,却更像是一场场杂沓纷陈的闹剧,战场上直面生死、刀兵相见的残酷与人们口中的所谓大国旧梦、掘金大计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好像是事实的两个面向,又好像是真理与谎言一般形成荒诞的对照。而那些在狂热包裹之下、思绪任意游走的自由时刻,才是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时刻,目睹战友离去的伤痛,手刃敌人的快意与恐惧,昙花一现的爱情幻梦,所有这一切都带领着比利走向关于灵魂、关于自我的追问之中,也将带领他继续走完作为一名战士的征程,“唯有完成这一阶段才能走向下一阶段”,尽管未来依旧是深不见底的黑洞。11-15
  • Novalis
    “在我们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11-28
  • 芥末君
    人能知道什么呢——过去是一片迷雾,吐出一个接一个的幽灵,将来是深不见底的黑洞,任何猜测都是徒劳的。10-25
  • bird
    安叔讲2D、3D的差别像足球篮球那么大,电影与原著亦然。拍好电影不该太忠于原著,但在这里问题是怎样呈现它内在的骨骼。读了原著,便明白了李安强调技术与内容不可分割,人脸的戏剧,荒木经惟所说脸是最大的裸体。小说中比利林恩的思绪联想,对自身位置的追问,都只能通过逼近的脸庞让观众感受体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影像实验!当然它基于一个同样优秀的文本,短暂凯旋旅程照见的比利疏离平静的家庭,置身事外的国家伟梦,炙热的爱情火花。他期盼着战后的生活,以为“士兵仿佛会得到一种特有的救赎,一种产生于对日常生活激情的救赎。”11-08
  • 影随茵动
    一本超级美国的美国小说,低配版加现在时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当美国梦由个人梦转化为国家梦时,牵扯到的就不只是美国人了。李安电影的方向应该与原著不同,所以更期待电影的是技术。10-12
  • 欢乐分裂
    镶嵌在中场休息里的往事闪回,21世纪的现代启示录,一场无比漫长的凯旋之旅,一个麻木仓皇与蚀骨心痛交织的告别;以这场举国欢腾的中场秀为横剖面,一出夸张变形的假面舞会,一面扭曲失真的照妖镜,上流社会谋利益,中产阶级看热闹,战争及其炮制出的英雄成为人人追逐的掘金桶;他在这一天里目睹生死学会苍老,他遭遇爱情的泡沫,并明白最终会失去什么;打乱线性叙事,但读来并不迟滞,魂游天外的心理戏特别细腻,回家一章尤其精彩;多次提及「电影」,可与现实互文。10-19
  • 苏莫
    通常一本战争小说要表达的都是反战的主题,但这一部要说的是生活并不比战争好多少。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