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全球时代的史学写作
举报
书名
全球时代的史学写作
作者
林恩·亨特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34784835
出版年
2017-3-1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页数
146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历史
地理
豆瓣评论
夜微微
翻译一般,有很多地方感觉是照着英文原句顺序翻译,没有进行一定的重组翻译。再说书的内容,有很多地方感觉论证很牵强,不知道是不是和翻译有一定关系。内容比较浅,感觉适合本科生入门。虽然标题是史学写作,但就像作者说的,“全球时代的史学写作,唯有采取通力合作的探寻形式,而不论是在不同的研究类型时间,还是世界各地的不同学者之间”,所以对其他学科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看完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我想去看福柯!
03-28
醉卧山冈
从20世纪四大历史学范式起笔,论述了文化理论、全球化、社会-自我关系问题对它们的冲击和相关回应,以期待通力合作的写作模式收尾,作者的概括能力与学术关怀由此可见。注释中有很多好料,待来日慢慢阅读。
05-15
穆范哲
很厉害的综述,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年鉴学派、身份认同四大范式入手,再到环境史、心态史、全球史、文化史等等,举重若轻,大家风范。最近又是大雨连绵,洪涝成灾,面对自然时,人类必须将自己视为物种的一份子,想要超越自然是愚蠢的。
08-05
菠萝包
关于二战后史学四大范式的梳理相当出色,太喜欢,反而感觉后面章节没有那么有力精彩
07-30
wcy,angla
后面再读英文,写的太好了
07-09
腊五辣舞
文化史及文化理论入门。以交叉研究填补专业化研究的空隙是“全球时代”下人文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08-31
观之不足
前两章讲新文化史和全球史转向,后两章是有关社会与自我关系的研究综述。林恩·亨特善于在书中做出因果解释,诸如传统的四大范式如何受到时局之迫而削弱,使历史学逐步在人类学、语言学的影响下,给予文化、语言或话语更多的决定性权力。又诸如她认为控制各种范式是西方政治和文化霸权的表现之一。这类的论证便于快速理解相对复杂的历史现象,又相当照顾非发达地区史学研究者的实际感受,相比于休厄尔的书,更适合作为史学史入门。她的后两章其实写得更出彩,把握住了当下历史写作的趋向。她放弃了我在前两章所理解到的单因解释,而持一种多元决定论。因此,她看到了融物质、政治和思想,来理解世界的一种可能。她以咖啡为例,跨洋的咖啡贸易、逐步平权的咖啡消费、以及咖啡馆中的人的讨论,是有潜力来帮助理解资本主义和民主化进程的。
01-19
库拉岗日破冰人
通篇没有一句人话,全是各种“主义”、“学术话”。这也是我对学术最厌恶的一个点:不说人话,故弄玄虚。
04-25
Accélération
阅读材料“what is global history now”提及,翻译流畅,但有不少不合通行译法,比如“布洛赫”
09-18
区口雷
前面很清晰,第三章讲情感史大概就知道了作者的意图,最后的新范式真没看出哪里新了
11-19
浅海
文化转向到全球史观宏大叙事的复归,自上而下的宏大叙事和自下而上结合各种范式重心与特有广阔视野,显示出史学的一种“归来”,在疫情时代带着别样的悲壮。关于“自我”的基本认识与黄老师的一些思考趋同,也都来自于对福柯的反思。
12-30
匿名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互联互通,也意味着休戚与共。全球化是逐步发展而来的,它既是各种新的个人偏好与文化实践的结果,也是后者的推进器。”
10-23
啊哈哈更健康
写得太好了,就是学力不足,读得囫囵吞枣……
04-05
深柳
关于四大范式和文化理论的梳理相当之精彩! 林·亨特处在全球时代的21世纪进行了展望。她认为,在20世纪主流的史学范式留给当下的问题仍悬而未决,但如果能够综合有关社会与自我的新思维、原有范式的合理内核,以及全球化的有益成果为一体,则可以产生新的研究范式。这也同史学研究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进的宗旨相契合。
05-31
njuyyg
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梳理很清晰。史学写作的四大范式: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年鉴学派,身份认同。
08-02
甜姜
非常清楚地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史学范式发展变化,有了解的可以捋顺思路,不熟悉的可以按图索骥。二战后四大史学范式: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年鉴学派、身份认同政治——60-90s,质疑前者以经济与社会关系作为文化与政治表达的基础,文化理论出现——90s,全球化兴起,似乎可以把前述尽收囊中,分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视角,作者认为前者偏重宏观、经济、西方主导;后者是全球史研究的主导,回击了全球化是现代化别名的观念,全球化是双向的休戚与共、经济贸易背后有着消费偏好和文化融合等影响因素。第三章讨论各范式均离不开的基本范畴:社会与自我(社会建构与个人能动性),“社会”的历史(宗教、环境史、动物史),强调历史学与心理学合作,认为情感史前途无量,对于当下研究缺乏个人的问题很有启发。第四章收尾总结。
01-10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