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YOYO
    YO:莎士比亚戏剧没什么完整性,每次搬上舞台都是删减版。他活在今天就是写台词的.语言与智商并没有多大联系,乔姆斯基只懂英语,有的餐厅领班能熟练游走于十几种语言之间。最后,和只插竹叶的卖花姑娘一样,精通数国语言的大师认为,真正的理解只有在静默中才能达到。狐狸不是对小王子说过,语言是误解的根源?02-20
  • saltypink
    翻译课恰好做他The Hermeneutic Motion节选的presentation,短短五页内容紧实又有条理,读了我好久却又不得不服,于是把整本书借来看(75首版的,据说重发第二本时他删改了很多,还加进去了些新的内容,比如Derrida,第三版最当下)。作者本人在英法德三语家庭中长大(也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可以说是个Kabbalist,书里的援引无所不有又天衣无缝,现在还在震撼的余波中。有些人很烦他爱用"big words",但觉得其实用得并不卖弄,真的只是最便捷实际的概念打包方式。10-28
  • Ja
    我理想的翻译大概是在承认隔离的前提下,做评论和补充,保有异地感,与译文中间隔着层无法跨越的空间的这种感觉。 不过叻,更中意语言或者人类最核心总会找到一部分作用是为表达对既定事实和自然限制的反抗,这种不妥协和不可遏止的向前的梦想,在反对并试图超越不可能而竭尽全部以及不断失败的叠加中或许会生出一些想象之外的东西。02-17
  • 今天休息
    用到的literature和theory都太dense了,每一页读完我都要思考好久,导致无法一次性读完,只得把战线拖得这么长,前前后后读了半个多月...但其实Steiner很多arguments的出发点都并非理论,而是常识。所以某些方面这本高深的书又显得非常接地气。09-14
  • 哈雷星的猫
    上文学翻译课的时候看过一部分,海德格尔对斯坦纳的影响太深,甚至滋养了斯坦纳的语言本身,翻译也是为了寻找纯粹的此在,需要无视跨语言的心理隔阂才可能达到那个绝对目的05-06
  • 魚小呆
    終於,又讀不下去了。。。06-18
  • 树叶的叶
    Translators are men groping towards each other in a common mist.//The two primary realities of language: the creative and the masking.//We read little that is ancient or demanding; we know less by heart.02-16
  • Klavier Cat
    这么多年前写的作品,现在读仍然深有启发!大师之作!12-13
  • 嘘八百の徒然
    山峰一樣的書,就是語言有點兒難。不過畢竟不是科普讀物……10-21
  • PooomBooom
    和George Steiner at the New Yorker一起,几年前托朋友从美国带回来的。那本倒是很早就读完了,这本却拖了好久。04-19
  • le frisson™
    斯泰纳代表作,跨学科的典范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