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的部分内涵似乎不够明确,外延也略狭窄:向内,把访谈和观察在一起讨论未能细分,关注点也更趋于技术而非实操。强调质性研究的“深度”颇有囫囵吞枣之嫌。向外,西方近些年的经典方法论文献似乎都没有涉及和对话,还是基于在Geertz深描Glaser扎根的套路(ECM Abuductive Reasoning都没有,relational ethnography更别提)。同Listening to people相比还是说教性强,操作性弱。同Beyond the case相比对质性研究定位也略模糊。有趣的是不少评论都觉得这本书很接地气很实用。可能中国与美国社会学训练的取向(至少在方法论上)还是差异挺大的。在粗糙狂野与精致平庸之间寻求一个sweet spot还是挺难的......01-25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