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stille
    太学术了....一些名词与以往读到的不统一。引文很多,但只是列出出处,几乎没解释..但,以俄国人观点看蒙古西征,值得看看。03-25
  • 疯马
    正如后记所说,背景是中苏交恶,苏联学者出了本控诉蒙古暴行的论文集对抗中方的纪念成吉思汗活动,连译者自己都说,有些不喜欢的地方可以直接略过。苏联学者们叙述夸张,片面引述史料。唯一可取的地方是利用多语言史料研究蒙古征服历史。04-01
  • Fan
    翻译就翻译,何必大量删除蒙古西征中的暴行?合着斯拉夫爹之外,还要认蒙爹?10-06
  • DRYJIAYOU
    不是一本著作,是《鞑靼—蒙古人在亚洲和欧洲》论文集的部分文章的节译本,写作背景是中苏交恶,所以一些对蒙古的评价很值得商榷。后四篇文章对中国读者来说价值更高,因为有关史料国内比较少见,相关研究也不足。主要的问题一是在于陈先生的翻译的译名往往与学界通常使用的译名有所不同,且相关专有名词没有原文,无法对照;二是文章的脚注全部翻译成了中文,没有原文,给进一步扩展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是文字讹误略多。总体上而言,只能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罢了。12-18
  • 未来
    翻译名字与通行译本不同,且不标注原文,11-04
  • 卡夫卡不在海边
    非常好的书,旁征博引,史料丰富。不过作者显然对蒙古鞑子持敌视态度,lol。02-27
  • Mirza Alisher
    利用二手资料提出很多原创性观点,可惜译者不太敬业,有些小问题如忽必来翻译成忽必烈。03-16
  • 印第安老斑鸠
    中国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欧亚与蒙古帝国的最后挽歌03-07
  • Kamukura Izuru
    前言说得也挺清楚了,为我国蒙古西征史研究提供一些史料06-28
  • whisper
    苏联传统史学当中的蒙古破坏和鞑靼之轭指导思想下的论文集,无甚新意。翻译有很多和中国原有译名不同,但在蒙元史和中亚史里面已经习以为常了,作者的后记很有意思,中苏破裂与蒙古认知之间果然还是很微妙09-07
  • 诗银老黄
    南明是痛史,蒙古入侵又何尝不是……05-21
  • 注注
    六七十年代苏联官方组织的一本历史书籍,主要目的是应对中国学者正面评价成吉思汗及其蒙古帝国。选择有利史料,论证蒙古的残暴。此书是节译本,章节之间显得支离破碎。07-18
  • 天空
    蒙古历史,打中亚,打欧洲04-08
  • 丰乐
    要了解蒙古西征的历史,还是要多看西亚和欧洲学者的著作。因为毕竟征的是他们的地儿,因此掌握的都是原始资料。06-09
  • Booking2023
    对蒙古征服花剌子模,俄罗斯,阿富汗,亚美尼亚,伊朗和东欧的介绍比较清晰,比正文更有价值的是它的脚注。04-01
  • UGXive
    主要是苏联人控诉蒙古罪行06-06
  • 今早一口气看完。就是看译者说有大量删减啥的不太爽,虽然也不清楚具体删减了什么。其余都还行。09-22
  • ……啐!!!
    基本记住两条就行:1,古代蒙古人,尤其成吉思汗,是十恶不赦的大魔头!2,大魔头人人打!给他们说好话就是不对!——然而论战都过去六十年了,这七篇里面大概起码三分之一的内容,对中国蒙元史学界来说,基本还是新领域,虽然脚注里面的重要原始史料,其翻译还算有点成果。让人说啥好呢?看在陈先生几十年前的苦功份上,打到四星。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