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海上的亞德里安
    How can a black writer write about race without writing about sexuality?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gay/bi classics in 20th century 03-06
  • 大林煎饼
    Part 1宛如让人微醺的低度数鸡尾酒,Part 2叙事温度骤降,像冬天站在阳台上迎头吹冷风,醉意全醒。理解David的钥匙落在the fire next time中。作为美国白人,David无能面对现实,消极逃避,随波逐流,最终破罐破摔,成为精神上的死人,而Giovanni虽然最终同样走向毁灭,却对自己感受到的爱、恨和痛苦有着精确的把握。“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free men to trust and to celebrate what is constant — birth, struggle, and death are constant, and so is love...” — the fire next time08-02
  • 卷毛草泥马
    写得真好。读的时候就在想,Giovanni是多好的一个男孩;看到他的一些话会觉得很可爱,David真是狠心。语言超级细腻。觉得全书最甜的就是和初恋(Joey)的那段了。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禁忌,产生负罪感,描写的画面就特别美好,没有那种bitter的感觉。(拍成电影肯定精彩)04-27
  • 不务正业一号
    "I am the man, I suffered, I was there." 扉页惠特曼的这句话诠释整本书11-11
  • 厚切三文鱼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y are strong-willed and the inasters of their destiny can only continue to believe this by becoming specialists in self-deception. In Paris you feel all the time gone by ,in New York all the time to come. 有些地方写得挺有意思的,特别是涉及到些许文化差异时的对白。02-19
  • たまこ
    读这本书太痛苦了,太残忍了。在这样的故事后面是关于认同的讨论,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什么是性别,什么是美国人,什么是法国人,什么是种族了。文笔太干净了,太残忍了。忘不了鲜活的Giovanni,根本不想跟着情节去想他后来的样子。01-23
  • 木上立
    最有名的一本Baldwin,但相比较其他 觉得格局有些小。在巴黎休假的两天里读完,觉得美国人还是写美国 更流畅一些。10-11
  • athanos
    最令人惊奇的是它的出版时间。An entirely open gay book before gay became gay. 此外,语言甚优美。其三,对深柜心理和美国性(Americanness)的细致刻画,乃至一般主题(失乐园)的点睛妙笔。12-13
  • #蔚伊斯#
    太心痛了,两场本该是交谈的对话成了Giovanni和Hella对David呕心沥血之剖白,无助而决绝。这三个人的某部分性格特征都戳到我了,带入感太强了。故事选择以David的第一人称是最好的手法——作为一个挣扎者、纠结者和沉默者,第三人陈太无力了。语言太美了,巴黎清晨Giovanni在阳光中的背影,或者是撕碎的纸片被风吹回自己的脸...12-17
  • 阿巴厮
    同志小说,放到现在,感觉就没有价值。可能本身是同志吧,对同志类情感小说会看的更高更透。对David和Giovanni的感情线完全不感冒,非常cliche,根本看不到什么火花。不过毕竟是几十年前的同志小说,时代不一样,只是如今,就麻木地读完了。05-11
  • 57
    不太喜欢看爱情故事,一不小心就腻掉了,但这一本几乎每一页都看得心痛,也不是因为他多么用力在描写爱之痛苦,尽管他列出了城市里阶级中的种种险阻(还不算性别和种族),最终写的是在你有勇气面对自己之前,很多美好的人和爱情已经被浪费了。09-09
  • 苏夫佳
    简直不能太棒!从题材上来说,这本小说在书写同性感情经历上绝对是先驱;从技法上看,文笔细腻又不过分煽情,章节之间的切换极其自然,人物的回忆和现在融合得恰到好处,尤其是最后David想像Gio临死前可能的经历与他自己并置起来,暗含了David自己生命的“死亡”。Gio和David的那间房一直在小说的中心徘徊,成为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这间房曾经是两人不为世俗所容的爱情庇护所,后来在David眼中却成为他无法逃脱的“罪恶”。David显然是个为internalized homophobia所困扰的弱者,或者更严厉一点的话,就是个渣男;相反,Giovanni看得比他透,并不看重别人的非议,心甘情愿为爱献身。所以我或许可以理解David那种对自己性向的焦虑和惶恐,却不能原谅他对G的残忍,对自我的逃避。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