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单位的前世今生
反馈
书名
单位的前世今生
作者
薄大伟
格式
PDF
评分
7.9
ISBN书号
9787564128012
出版年
2014-3-1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237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社会科学总论
豆瓣评论
Alene
这本书主要讲单位制是如何形成的,比较特别的是提到了空间的作用(这与作者是规划背景有关系)。具体的研究方法就是做了大量的政策性文件、文献的梳理。核心的观点是:1、单位制是文化、政治、经济、地方性抵抗与各种客观因素综合的结果。他不认为单位制是国家权力的控制手段。这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者在论证的时候,是通过与传统的行会、民国时候的银行企业等来类比。这只是一种形式的类比,内在的逻辑全然不同,很难说有可比性。我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2、贡献在于做了大量的政策文件梳理,对单位制的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介绍。尤其是讲短缺、工会与财政、计划等。3、缺点也很明显。分析性不足,理论观点很难让人信服。
11-22
R.Peng
高墙之内的单位空间在北京随处可见,对我这个广东人来说既新奇又陌生
12-13
离净语
这样看来单位制在计划的基础上,一些方面还是很接近50-60年代美国园区的,甚至连日本的团地制都更师从苏联式的集中制度一些。
12-20
kamiya
属于看得非常非常非常爽的学术书,历史与空间的演化,思维如云般飘忽跳跃又串联,跟变着法子玩你g点似的,启发多,瓣上就不写总结了他的总结稍微看一下也能回忆起大概,整书都实在是曼妙的阅读体验
03-31
这么近,那么远
按需。“单位曾是社会主义中国城市中的基本社会组织、空间单元、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导并影响了中国城市与社会的结构与衍变。《城市空间行为规划丛书·单位的前世今生: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与治理》从空间形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着眼,追溯了单位制度的谱系、起源与发展,阐述了社会主义中国城市通过单位制度实现的城市管理、社会组织与政府管制,以及与社会变革相伴随的单位制度的瓦解与消亡。”
04-17
逆风飞扬
1,引用的四合院的图好像有点问题;2,谱系学套用到单位有点生硬;社会形态引导空间形态的变化是最大的收获;4,单位大院转换成居住小区的部分,有它的道理,但南北差异还是存在;5,结合这次新冠,书里小区网格自理的观点算是给他圆回来了;6,既然说社会发展指导空间建设,那在城市化率逐渐稳定的不远的未来,地产业将如何跟随时代的步伐呢;7,东南这套书排版有点怪,字扁扁的,刚开始看有点不适应
06-25
Melpomene Ad
单位这个研究领域真是有很多有趣的层面等待挖掘 这一本里又接触到了福柯式观点的解读
06-24
f.
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作者对毛时代社会主义实践的认同,使得其在集体主义治理模式的正面判断与福柯式权力分析的矛盾之间左右摇摆,无法展开一致的批判
10-12
K
前几天见到柴教授,才知道这本书中文版已经译出。译本文笔流畅,比读英文收获更多。有个疑问:单位的事情说出来一些来龙去脉就好了,为什么非得要给它一个“福柯”的理论框架呢?
06-21
月眠
要是有具体案例就好了
04-08
空空
对于中国单位的福柯式梳理,基本概述了单位从产生但衰落的过程。然而其中缺乏历史学意义上的“故事”,单位不仅仅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构成,也是无数人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这个部分,有待历史学家补充~
06-19
我醉欲眠
在大量对单位进行经验研究和功能主义研究中,作者率先用知识/权力、谱系学以及生命治理等福柯核心命题考察了单位空间的象征意义,社会主义国家对城市微观空间的治理(人口管理),单位的本土性资源(延安)和外来影响(从空想社会主义到苏联斯大林激进的建筑思潮)等方面。尤以对革命性空间对集体主义主体的生产的阐释为精彩。比较弱化的是认为后三十年社区延续了单位的集体主义与群众路线的论述,说服力较差。单一的理论视角有清晰和深度理论化的优势,但也继承了福柯式分析的不足,如单位本身理论建构性仍不够,谱系学把现代化单一视角打碎,复杂化了,但可能会不够充分历史化。另外一点就是分析的洞察力来自隔岸观火,无法充分解释工人与单位的情感视角,也是文学文化式阐述的可为之处。ps:翻译满分!!
12-02
Blade King
采用福柯的谱系学、治理术、空间理论来分析单位,反对将单位看成是国家权力单纯的延伸。很有启发的是对这种规训的集体主义性质的分析。但可能是用谱系学的原因,内容稍显杂乱。另外作者理解的谱系学和我理解的也略有不同。。。
06-22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