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晓鸣
    Most comprehensive and insightful masterpiece of state formation theories 12-10
  • 1881cn
    比较历史社会学的代表作。对于不同类型国家形成的原因做了精致的分析。但遗憾的是,在政治科学家看来,this is just a story, far away from political science. 02-26
  • 百无一用
    为了写comparative analysis Memo着重读了有关西班牙的部分。但整本书的研究问题是我本科时候很感兴趣的topic。对于我这个没有社会学基础的读者来说分析方法有点陌生。三个想法:1. 很喜欢将地缘政治冲突时间作为变量的观点 2. 感觉将欧洲Christanity详细阐述而不是作为整体的预设会更严谨 3. 帝国的殖民贸易是不是也可以纳入讨论?(可能相交于作者的两个变量来说有点跑题)但还是难以想象这是博士论文……01-18
  • 张大猫
    论证英国波兰匈牙利的exceptional cases时有一个互为因果的推论,不仔细看看不出来……09-29
  • 莱茵的黄金
    1、增加了dimension of state infrastructure,是点睛之笔。2、基于character of local government来解释regime,很有说服力。3、state infrastructure与strong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的出现次序造就了英国和波兰的不同命运。12-19
  • 周沐君
    Ertman在方法上似乎既想讨好那个求同求异法,又不想得罪那些偏重叙述的历史主义,于是弄成两个二乘二,当中还驳了自己一下,看着好纠结。12-28
  • 功夫熊猫小碗熊
    将老师的求同测异法和关键事件时间节点视角发展到极致并试图推展到中东欧,也使其摇摇欲坠。首先,三个看似相互独立的自变量中有两个似只是中介变量,地方自治形式(参与式和中心控制式)对国会组织是否独立发挥强大作用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地域为基础之国会组织),而不同国家的这一状况,进一步发展出关键节点(地缘军事冲突)出现时统治者所能动用的国家组织资源形式。三者似乎是同一链条上的东西。其次也是因自变量不清导致自打嘴巴的惨剧:多个案例(英格兰、匈牙利、波兰)与双变量预测不符,只好匆匆引入国会强度并再次引用两组对比的时间点来救场,逻辑混乱,其实两个2X2表格根本塞不下详细的分类。再次,其实全书中心问题无非是国家(统治者)政权原则、稳定官僚系统和国会组织三者的关系,但太多笔墨浪费在边缘事件上反而模糊了这一核心。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