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zjmr
    前后花了不短的时间看完《孟子译注》,孟轲的文章写得好,总体感觉孟轲处在他那个时代,很自以为是,也很拿架子。想成为圣人,但是很多国家却不买他的账。还有就是他的观点很是迂阔,而他却总自以为别人不了解他,真正比较有讨论价值的是他对于“性”、“命”的一些观点,这也开启了后世理学、心学的路数。等我年纪再大一点,再多读一些书之后,也好好写写关于孟子的文章吧。03-29
  • 青藜齋
    沒有完全發揮出訓詁功力,但也很適合入門,取其疏通文意,查詢便利。10-15
  • 瑚琏
    延续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为“仁学”建构形上学的努力,提出“性善论”,并以此为基阐发“仁政”学说;“仁义”并提的儒家核心价值观也庶几成熟于此。此为孟子在思想史上的贡献。而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仍是孟子自谓的“浩然之气”,尤其是在他面对君王之时——开篇便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在齐宣王面前更是义正辞严:“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后世难见此种对等。与之相对应,孟子之最不可及处,在那种嚣嚣之乐,那种求其在我的自足,那种大丈夫人格。千百年之后犹使人感念不已。然而,正如孟子自己所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后生小子也要“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孟子》超5分,此书给4分。2016-01-21有些翻译还不如直接读《集注》01-21
  • 放逐科比
    连着读完杨伯峻先生的论孟两部译注,深感孔孟为人处世的不同。孔子温润,孟子刚毅,孔子谦和,孟子高傲。读论语,润物无声,读孟子,元气酣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延伸出“义”,他对于人性的探讨,又为后世“理学”开了先河。可以说孟子把道德仁义推到了极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道统推到了政统之上,然而设定了人性上线,却没有有效规范人性的下线,最终让他的“仁义”之道,成了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这一理论漏洞也给后世宋明心性理学的流弊埋下了伏笔。杨伯峻先生对孟子的认识很有见地,参考导言,可惜译注只解字词,不梳义理。入门最佳译注。12-25
  • 可以证明
    本来想总结一下孟子的内容,想想做这种事的人多了,而且做得比我好。主要谈谈感想。和论语里的孔子比起来,孟子很难让人喜欢,孟子相当会说话,甚至接近诡辩,所以远不及论语之美妙,既然诡辩,就会接近虚伪。我感觉孟子不仅仅是理想主义者,他的政治言论其实是可行的,而且社会按照他的想法建立后,虚伪是有的,但比按照法家的信念建设的社会更加舒服、更让人能够容忍。最近我经常感慨,我们期待建设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张追逐自由,但是我们追求到的并不是自由,同样是一个按照权势和背景划分人类的社会,我们无法命名这样的自由,只会觉得一切和我们想象的不同。而儒家那个建设在虚伪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却已经无法重现了——也许它会成为我们乌托邦式的梦吧。04-30
  • 菲利普
    感觉没有论语有趣,但是讨论的东西更多更实际。09-06
  • Kerian
    果然到了战国时期的散文都相对较长,为了让君王听进建议,论语那种警句式的言论就不再适宜,真是苦了他们了。难怪孟子总是说“余岂好辩哉,余亦不得已也”10-28
  • Kokaki
    與焦循《孟子正義》伴讀。孟子的氣魄真的很大,講浩然之氣,講仁義,讓人心胸開闊!孟子和孔子一樣也很自負:七百年來要出名世者,可以輔佐聖君者,捨我其誰!05-09
  • 哭之笑之
    以今天的眼光看孟子的性善论,自然会认为有很多问题,诸如混淆概念、论证条件不充分,总之形式逻辑不严格。但是孟子明确说了,他说的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性,他只将善视为人性,经过他的限制,性本善也就没问题了。如果抛开孟子的限制在批判孟子,自然错误百出……社会建构论的批判就是一例,在孟子的时候,古代天人合一,社会与自然其实是同一的,但是今天社会与自然是割裂的。孟子与告子其实没有矛盾,因为一开始孟子就不是和告子争一个东西。孟子不否认人有兽性,只是他不认为这是人之为人的性。而人之为人的关键其实是在社会中,我们现在认为社会的不是人本性,但是孟子觉得社会的才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同理,孟子与荀子看似势不两立,其实一个讲养浩然之气,一个讲劝学。荀子和孟子都知道人性有善有恶,只是抓的重点不一样。03-24
  • 杜渊
    相较孔子,孟子有种明面上的张狂,感觉拽拽的,喜欢。04-26
  • 春风颜色
    我跟室友说,我觉得孟子是个帅哥,是个热血傲娇青年。我也不管他现实中究竟是什么形象,反正读了《孟子》我就这感觉。02-27
  • 买不到甜柚子
    孟子真是雄辩滔滔,更是一针见血指出事情本质。战争是“率土地而吃人肉”,“不教民而战”是殃民,还有剥削百姓让他们生活无着,不得已走上犯罪道路,此为“罔民”也。可笑的是,千百年后的人竟然还为统治者美化,说孟子迂阔,真是讽刺。11-27
  • H.弗
    天下有道 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 以身殉道……08-13
  • 若存
    杨伯峻先生的注释简明有法,于人物、地理、名物注释尤详,采摭清人成果颇多。翻译也能补足不全之意,即便未必尽是,也可以使人思考。词典如果扩大的话,实可兼索引之用,但如此一来又当别行。杨注最大的缺点就是忽视义理,一来是承汉学之弊,二来是环境使然,不过出版于1960年,却能不为当时环境所限,至今通行,也还是可佩的。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