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把这本书当成小说读,会发现这本书里关于警局制度、关于调查案件与审问、关于庭审的细节描写完全称得上是如何在巴尔的摩凶案组工作的维基百科;你要把这本书当非纪实文学读,你会发现现实比小说无奈。里面好几个探员之间的互动的场景都让人忍俊不禁,不管是Worden的“you are still a piece of shit”, 还是David挖坟居然挖到了Egerton上个案子罪犯的爹,都是这个罪恶之都少有的欢乐时刻。读到Gene Cassidy的庭审,会让人屏住呼吸,生怕正义得不到伸张,紧张的氛围跃然纸上。强推!06-24
David Simon写起真实罪案来,黑色幽默令人拍案叫绝,警探见惯各种死状,在尸体旁没心没肺地开着玩笑,但那背后是廉价的生命、巨大的贪婪、不值一提的冲突、阶级和种族矛盾与纯粹的不幸。警探群像的刻画在如此的篇幅中非常成功,每位人物都极其鲜明,互动也非常有趣。纪实作品的好处在于能完全还原出真实世界的复杂性:警探和公司员工一样,受制于警局制度、程序、预算和高层拍脑袋的决策,受限于科技水平和自身精力、考量的有限,加上巴尔的摩绕成死结的毒品问题,种族和警民矛盾,漠不关心或靠不住的陪审团,破案和把罪犯绳之以法都是考验运气的难事。此外,米兰达警告、陪审团制度的探讨也非常有价值。04-09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