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幸福:追求比得到更快乐
举报
书名
幸福:追求比得到更快乐
作者
丹尼尔·内特尔
格式
AZW3,EPUB,MOBI
ISBN书号
9787521712667
出版年
2020-3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定价
42.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心理
豆瓣评论
葱头Gin
幸福的神话;幸福的观念让我们追求幸福,而不是得到幸福;欲求不等于快乐;转移对自身的注意力。
09-02
美大牙
2021 B35 很短的文章 没有讲大道理 没有告诉你应该要怎样 你的不幸可能源自比较or 基因 瞎说什么大实话
09-30
zhangjunhd
1.幸福三层范畴:“第一层”一种有些类似快乐/愉悦的情绪或感觉。这些感觉通常比较短暂,感受明显,容易识别;“第二层”不太关注情绪,关注的是对情绪平衡的判断。与“满足”(contentment)和“生活满意”(life satisfaction)同义;“第三层”亚里士多德的美好生活的理想状态—eudaimonia,指的是个人富足或个体发挥出其真正潜能的生活。2.人在感到焦虑和忧郁时,杏仁核活动极为活跃。增强血清素活跃度的药物不仅有利于缓解抑郁,还可以减少焦虑、恐惧和羞怯。多巴胺作用下的欲求系统驱使我们不断竞争来实现各种目标:升职加薪、大房子等。3.焦虑/欲求源于进化。认知行为疗法CBT减少消极想法和感受。提升积极情绪/绕开欲求的方法是愉悦性活动训练。改变幸福的第三种方法就是改变关注对象。
07-06
愚人
只有积极情绪多余消极情绪时,人们才会感觉到幸福。古往今来,人们都努力通过放宽视野来降低消极情绪,那些真正幸福的人,关注的实际并不是自身幸福。他们往往在追求其他事物的道路上意外地找到了幸福。
07-14
Arya
很好,读《心流》的时候我总感觉那本书更像是作者的喃喃自语。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却感觉很客观,很科学。最后指向的结论和罗素的《幸福之路》大同小异(罗素真的牛!):爱好越广泛,对外界事物越感兴趣,就越幸福
03-11
清泓
这是目前为止读过关于幸福的书里最直白的一本:幸福就像蝴蝶,你越追逐蝴蝶飞得越远,静坐下来反而可能停留在你身上。幸福系统跟欲求系统根本就是两码事,幸福与否不是人生的唯一尺度,幸福该极大取决于你的参照物……可以说这是一本反鸡汤的书,告诉读者幸福很重要,又没那么重要,对幸福的理解有太多误区,正视自己、获得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等等,思路得到了很大地开拓,值得一读
05-13
夏浓Sharon
享受快乐的过程,当下的快乐是短暂的,换过去的角度来审视当下的不快乐,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感是错误思考的结果,人们不会总是处于不幸,处于苦难的人也能找到方法获得适当快乐;选择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更长的事物能带来更持久的幸福感;降低消极情绪,提升积极情绪,改变认知(放宽视野、冥想、经常写作记录——从痛苦和欲望抽离);脱离一点自己的感觉,将精力和关注点放在更多的事物上,你会更幸福
11-21
爱读书的大雄
全书有点偏学术性,更适合心理学研究的人读
04-28
ORI
一本关于幸福很严谨的科学论述书。幸福是一只蝴蝶,紧追不舍时,总是抓不住,可是,如果你安静地坐下来,它会落在你的身上。
11-07
hiroko
追求确实比得到要更加快乐。
10-17
大麦
作者从演化的角度指出,我们的大脑并不在于使我们得到幸福,而是使我们不断地追求幸福,幸福只是一种幻觉。我们追求情绪或感官的愉悦,却受到对比和适应心理的左右;我们追求生活的满意度即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平衡,却由性格主导;我们追求更有价值和挑战的目标,让自己进入心流体验,而这种倾向却常常是不满足所驱动的,而且现实中这种人大都在情绪上感到痛苦;我们的渴求和愉悦是不同的生理机制,当渴求被满足时不一定会感到愉悦,而是生出另一种渴求。演化的大脑给予我们的是不断的驱动力,而并不在乎个体是否幸福,因为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11-16
icyway
看看最后的参考文献就知道,这本书是科学,不是鸡汤。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欲求系统和其与幸福的关系。
05-21
任重评等79人
讲了研究过程,没有给出主要结论——如果说那些调查结果也算是结论的话当我没说。性别、环境、阶层、性格内外向、化学物质确实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幸福感,但是so what?没有给出要怎么办啊。搞不懂作者在搞什么。
05-02
见识城邦
这是一本给所有人的幸福指导手册,告诉你笑容背后的科学,也教给你幸福生活的秘诀。
05-15
星幻夜极
本书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对幸福追根溯源,倒是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思路。本书将幸福分为三层:情绪体验(愉悦)、生活满意度(积极消极情绪长期平衡)、发挥个人潜力。对于第二层幸福感而言,国别、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社会阶层(更高阶层则收入影响因素小)、婚配(已婚>未婚>失恋,神经质高的人不易保持婚姻)、基因(主要因素,人格特征受环境影响小,神经质越低幸福感越高)都具有影响作用;性别(因为女性拥有的快乐时光比男性多,但同时承受的痛苦也比男性多)、年龄的影响作用不明显。改变幸福感的三种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降低不幸感)、愉悦性活动训练、改变关注对象(写作、宗教信仰、冥想)。此外演化赋予了我们幸福感有关的愉悦系统和欲求系统,以及幸福的内隐理论(幸福的作用是提供行动的驱动力)
08-07
一湖海蓝
不是积极心理学,很好。因为我现在讨厌过度积极的东西。是说真话的一本书。
05-09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