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任小羊
    有些人他自己的研究还能说是有特色,但转过身来化身宣教就……。10-29
  • 石席
    英戈尔德认为文化、相对主义和民族志是当代人类学的三大拖累,要真正实现人类学“与人同在的哲学”的神圣使命,就要在学科建设上有所突破,比如将人类学重建为一个单一学科,让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和解,并且寻求一种迈向未来的应用人类学。不知道欧美学界的人类学有没有这种做大做强的潜力?至少在中国,我以为首先要争取成为一级学科再做考虑。11-03
  • Maryam_
    看完了这本小书,并没有太多惊喜或者印象深刻的地方10-18
  • Optimum
    硕士论文读了很多Ingold的文章,这本书真的太笼统不足以展现Ingold描述的惊艳,他真的非常care and warm~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全书没有阐释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而是还在是什么的definition上盘旋。12-04
  • 复健太空人
    一本蛮有趣的小书。在思考作者会不会成为人类学转向中的重要一环:最早的人类学家喜欢溯源,搞“继承”逻辑;到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及后现代等学派或思潮,是关注如何解释“现时”世界;而作者是希望把人类学打造成一门“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的学科,想借人类学拓宽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要做到这一条就必须直面人类学以往发展历程的遗留问题,即重新审视“文化”和“种族”。anyway,作者还是很有对全人类的关怀的,可惜我不太有这种关怀,只希望这种“从他人身上的学习”能够让自己具有发现世界的眼光和重塑生活方式的勇气。不过这也很重要吧。11-05
  • 海上明月共潮生
    大咖给初入门读者写的科普读物,琅琅上口,意义隽永,值得反复回味03-03
  • 阿吱
    人类学的生态主义及学科反思,有些启发,但书名和简介都有点误导,并不适合入门03-16
  • 啤酒马儿
    人类学的挑战在于用清晰和令人信服的方式,阐明这样一个世界都同一性。03-31
  • 串串摊老板娘
    痛批客观性,好硬气!后半部分有些乱04-05
  • 小章鱼+灯泡
    这不就是说,人与自然嘛12-20
  • 在本体论阶段,讨论了生物的人与社会的人之妥协与互补,提出活生生的人。社会并非实体,而在于人们的关系与互动,人的印象总是有即时性的。认识论层面,将民族志看作参与观察,从而提出人类学是一门在观察过程中学习他人的学科。人类学因而是一门提升睿智力的学科。它能帮助人类学学者认识人和理解人,却难以在公共场合厚颜无耻地宣读任何“一”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出(或说证明开头的观点)人类学未来的任务是帮助人类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 关于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论证显得有些单薄:人本身就是生物社会性存在,因此不需要把二者分开讨论。那么应该怎样讨论呢?没给出方案。 看来现在做过程是人类学的大势。12-15
  • 【已 销】
    很后悔,本科学习的时候,系里在本三才开设了人类学。。。对人类学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一部分也是因为国内的人类学区分和国外不太一样。人类学入门小书11-16
  • 比远方更远
    “与人同在的哲学”,极简而清晰地梳理出学科的沿革及学派的要义,所提炼主张的“统合性”(我与他者、经验与想象、社会性与生物性、基因与文化以及结构和功能等),既是对定位分歧的回归弥合,也是突破成长障碍的不二法门……10-10
  • Vinland
    自然与文化 生物与社会人类学的意义在于理解他者,在于学习另一个生活方式,在于提供其他的可能性。有点乏善可陈11-24
  • Falscherfisch
    第一遍读热血沸腾,回过头想索然无味。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