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
反馈
书名
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
作者
郑子宁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56709595
出版年
2022-4
出版社
海峡书局
页数
290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文化
语言
豆瓣评论
佩弦
看得kindle版,排版问题藏语都显示不出来,拼音也看不太懂,导致很多话题没啥感触,但是看懂的部分就比较有趣,比如分尖团,以前还真没注意。
09-30
白狗
很多语音相关专业内容还是晦涩难懂
09-25
逆风飞扬
话题是有趣的,但行文布局很散,甚至连前言后记都没有,本来方言这种小众的话题再没有些统一的线索维系,就真的变成睡前翻翻的东西了。王力那基本说方言的可以比照着看,老前辈的铺排稍微明晰一点
09-23
蹑影
一些发音写的音标,有时是拼音有时又是别的,作者又没有教读者如何念,对语言学一无所知的我真是懵,越往后读体会不到这其中的趣味。
09-18
it s okay
有点乱,缺少贯穿全书的主线逻辑。接触过多个方言语言读来会比较有意思。有些术语缺少解释,各种罗列只能一目十行带过,跳着看一些比较有趣的细节故事。
12-01
Matt
狠戳我的兴趣点。比起《东言西语》,本书聚焦汉语方言在历史中的流变。往往从一个发音上的小点拓展到方言大区的特质,以小见大。收获了之前读到过却未理解的诸如「浊音清化」「腭化」「尖团音」这类知识。作者对汉语各地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乃至越、日、朝周边语言信手拈来,实在令人佩服。如果能真的做成有声书就完美了。
11-25
cloud.p
过于专业,或者说过于细节了,没多少趣味。
11-16
云在云霄
《东言西语》之后又一本有料又有趣的书,对于全国各地从古至今的方言研究的非常透彻,举例也是恰到好处。
11-18
null
蛮有意思,最大的价值我觉得是长见识,普通人未必能记住那么多音韵学知识,也没必要,但可以就此走出「我的方言最牛逼」或者「我的普通话最标准」的无知陷阱,更理性地看待母语的演化。
06-05
HeliumTrois
郑子宁的三本书都是第一时间买的,总结一下,《东言西语》(买的第一版还叫南腔北调)主要是汉语和文化现象,内容比较杂,比如老国音也有讨论;《中国话》主要用外来语解释汉语中的知识(印象深刻的如敦煌的意思);而这本《南腔北调》主要是以音韵学的知识来解释汉语诸方言中的种种现象由于研究过音韵学,这本书的内容看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和共鸣,另外虽然仍旧不知道为啥最早那本书要改名,但是解说方言的这本书确实更适合叫做南腔北调
05-29
你的爸爸朱子风
有幸比多数读者提前一点读过了郑老师的新书,这次又喜提汗青堂赠书~这本是前两本(或者前三本哈哈哈)非常好的延续,书名也可以算是让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复活了吧?要知道深入浅出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很难。要传播有些“硬核”的语言学知识,不仅能让不同背景的读者读懂,还要保证阅读过程中的趣味性,始对专业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双重考验,郑老师的三本书都做到了,很不容易。经过了市场的检验,也充分说明了这套书的成功。
06-01
闻夕felicity
①比前一本《东言西语》要难读很多,专业性更强,作为一个对语言学、尤其是汉语声韵几乎一无所知的普通读者而言,光靠着对方言的兴趣很难坚持下去。另一个困难是我只会我母语的一种方言,对书中频繁提及和对比的多种其他方言几乎也是一无所知,所以作者解释的很多发音的改变对我来说并不能真正理解。②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可能是加深了我对自己方言的理解,比如缸豆我就永远不知道是“江”还是“刚”,“胭脂”的发音在常州话里的发音其实反映的是“焉支”;还有一些类似的冷知识,比如“象拔蚌”其实是“象鼻蚌”。③沾作者的光,我大常州话主场,还是非常扬眉吐气的(虽然我也不太会讲……)
06-01
陆钓雪de飘飘
北方话里也有前后鼻音不分的方言,而且段位颇高。“屯”和“同”、“群”和“穷”在山西、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和陕西北部的方言中基本都分不出来,其中的佼佼者甘肃张掖更是顺便做到了“南”和“囊”、“连”和“良”也分不出来(这两组西北其他地区一般可以分),可以说是汉语方言前后鼻音不分的最高境界了。至于“跟”和“庚”、“金”和“京”,不消说大概也可以猜到在这些北方话里是完全同音的。此外,也不要冤枉了全体南方人民。我们的要明确一点,所谓不分前后鼻音的“南方”人,大多数指的是长江流域的南方人。整个长江流域虽然方言复杂,但是从上游到下游连同支流的成千上万种方言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些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不过要是脱离长江流域,到更南方的闽粤地区,就会碰到不仅能分前后鼻音,甚至前鼻音还能再分出一类的人士。
05-30
花落人亡
因为censorship,喜提两本南腔北调,懂的都懂。
05-13
后浪
继《东言西语》《中国话》之后,郑子宁先生又一语言学科普力作!一本你能“读出声”的书!以各地趣味方言为话题,对名词实例进行通俗解读,从家乡话开始探寻语言学的奥妙,以此解锁中国历史文化~,。
06-02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