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57
    在很难的时候读莱维,没有更沮丧,反而是清楚地读到深渊的层次,及其背后的东西。他拿手术刀解剖自己亲历的痛苦和罪恶,努力辨析人类身上的病态与健康、正常和反常,依靠的不是某种抽象的情感或意志,而是理性的本能、“内在的健全”。“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存在于最接近我们的人的心灵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在人被当作一样物品的岁月里生活过的经历是非人的。”02-10
  • 安宁的心
    读这本书,要让自己尽量想象置身奥斯维辛的情景。一些对人之为人的反思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07-09
  • cellocello
    沈萼梅老师最新译作。普利莫·莱维不朽名著《这是不是个人》01-08
  • 烟斗客甲
    1943年12月13日在意大利山里当游击队被保安队抓住,自认犹太人1944年1月被关进佛索利集中营,德军人不带愤怒情绪的打人,2月跋涉5天转运到奥斯维辛下车就分流,赤裸剃头站在冷水里淋浴跑过雪地左臂刺上号码。三种人政红刑绿犹星,保持做人尊严或只干活如空壳的同伴们,扛铸铁被砸伤住病房,乐队重复德谣12首列队进出没齿不忘,规定繁琐执行严酷但没有人性,巡房名字打叉者死。雪泥地抬枕木不堪其重,集中营是强加给犹太人的日耳曼社会结构的无限期存在方式;考进化工组,夏天空袭来临,德民工异样眼光和丢面包看他们争抢。十月,淘汰+饥寒来临,裸体集中跑过雪地被筛选死亡卡片者吃双份;十一月被选进实验室成为专业人员被女员工嫌弃;被绞死的起义者:我是最后一个;1945年1月得了猩红热,两万多人撤离全死,挺过最后濒死十天。06-15
  • 赫恩曼尼
    记录的意义就是为历史存证,文笔和思辨虽然没有《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成熟,却足够理智和真诚。怎么样才算是一个人?莱维的一问足以抵抗奥斯维辛的毁灭性力量;即便除去见证历史和记录真相的价值,也依然是一本直击人心的好书。01-22
  • 凱特根斯坦
    談人。萊維的語言極克制,且大量留白,那些不在場的描寫,甚至變得更重要。關於人的思考,在特定的境遇裡,人究竟會變成什麼?這是一般人性所預想不到的。集中營將人淪為工具,靈魂亦被折磨到零,這無疑是全方位毀滅的實驗場。05-01
  • 李岸心
    无意与《死屋手记》放在一块读的。两者是被剥夺自由的经历。在陀那儿罪犯生活是为当下活着,为了一遭买醉,甘愿承受鞭刑。莱维书里“深知必死无疑,就节制一切欢乐,也节制一切痛苦”。无自由的生活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于物质无可避免的关注与抗衡”。04-25
  • aprile
    也许每个关切生活的人都该买一本。但记得要读好几遍04-18
  • smile
    那时尚未有人教会我的那种学说,后来我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很快就不得不学会了,依照那种学说,人的首要本分就是以所有可能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谁要是出了差错,谁就得付出代价。为此,我不得不认为,接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是合乎公道的。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迟早都会发现,完美的幸福是无法实现的。不过,很少有人会停下来逆向思考:完全的不幸也是不存在的。阻碍实现完美的幸福和完全的不幸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状态的缘由,却有着相似的本质,都取决于我们人类的局限性。旅行只持续了二十来分钟。然后卡车停了下来,看到一扇大门,门楣上有灯光明亮的一行字样:劳动使人自由。正因为集中营是使人沦为畜生的一架大机器,我们不应该变成畜生;就是在这种地方人也能活下去,因此人应该有活下去的意志,为了日后能带着证据出去,能向世人讲述。04-20
  • 阿巴厮
    可以列入每个人必读书目的那种list吧。思想深度在后面的作品中据说是更高,创作的手法在《元素周期表》大放异彩,但是这部处女作更接近很清晰,也更让人难过。05-29
  • :blobcatangry:
    中途不得不停下来大哭几场。奥斯维辛之后岂止是没有诗歌,上帝也自证其伪。04-24
  • 成知默
    2016年已读056:莱维关于奥斯维辛的处女作,与后来的《被淹没的与被拯救的》相比,这本书的思辨尚不够深入与成熟。他以克制的书写揭露了集中营中虽生犹死、生不如死的生活,通过极端情境之下每一个个体的人性与兽性的博弈,展现在善与文明的缺席中,当生活只剩下痛苦与匮乏,人性可以沦落到何等自私、野蛮的地步,而即便如牲畜般遭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奴役与毁灭,也总有些人身上尚有人性的微光闪烁,以自己的形式做着无望、微弱的挣扎与反抗。05-24
  • 萧轶1989
    反讽的诙谐刺痛人心:“颇感欣慰地得知目的地——奥斯维辛”“几近友好地鞭笞我们”…阿甘本:“在奥斯维辛,并没有人死去;只有尸体被生产出来。——生命在一个已死的时代当中的铭刻,和死亡在一个活着的时代当中的铭刻。”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