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
举报
书名
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
作者
保罗·利科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100143400
出版年
2018-3-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页数
269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标签
文学
豆瓣评论
周叶
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有趣。对亚里士多德情节概念的现代辩护。心理活动也是一种享受行动,情节编排依然符合古典的论法。而第四章就像是对这一条评论的文本支撑。文本分析对我很有用。中间梳理理论的部分有点无聊,但是和热奈特隔空对话那部分有意思。利科清楚叙述行为和叙述之间的区别,在做文本分析的时候似乎把写作者和叙述者等同了起来。这点对我很有帮助,被问过好几次了。我终于找到了反驳的理论支持
10-17
KryseScalpel
Bildung-Umbilung,很可惜的是历史叙事与虚构叙事平行的部分没有展开,不过利科也说得很明白了,两种叙事的亲缘之处在于情节编排,而对异质时间时间的综合恰恰就是形式最极端的情节编排。叙事为时间塑形为的是可理解性,是把本无意义的事情引入意义的世界。讲述行为时间/被述时间/生活时间互相区分,但被述的时间同时也就是生活的时间。对普鲁斯特的那段分析(追忆似水年华卷一卷六的对比)简直过于精妙,对过去时间的经验先是失去,又被寻回,但寻回失去时间的同时“我”也就寻回了死亡,于是这两卷前后对比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也是咬住尾巴的乌洛波洛斯。
05-27
Diaspora
怎么说呢…《魔山》你等着
05-13
Aura
前三章主要对一些结构主义叙事学观点进行了梳理,最后一章选取了三部小说来演绎其“虚构叙事”中的时间变形,包括《达洛维夫人》中的“宏伟时间”和各个人物灵魂时间的碰撞与断裂,《魔山》中山上山下两重世界下时间的交汇与个人命运的书写,《追忆似水年华》中时间的失去与寻回。时间在情节中压缩或绵延,拓宽了小说的可能性。
11-28
复峰
利科无敌啊,涉及问题与文献之多令人咋舌,夹杂现象学和解释学的私货(本色)。有些艰涩,格雷马斯要负一定责任,符号矩阵这种五十年前的东西真像古董。吸收了德国形态学(有待开发),获得有机论的部分支撑;想着斯坦泽尔,然后真出现了;金特·米勒对照译名表才反应过来。凯特·汉堡格又一次让人期待(等待)中译本。兼顾了伟大的塔尔图学派包括洛特曼与乌宾斯基,又逆推到杰出的巴赫金。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在符号学深层结构的无时性面前捍卫情节编排的叙述智力/理解;保持文本向生活时间的开放,藉此文本世界贮存着时间的虚构经验,成为一种为读者而潜在的内在超验性。第四章文本解读极为精彩,把人的激情从缤纷的理论拉回瑰丽的作品。译本总体可读,但为啥把文献全译成中文了?虽想抽时间看一三卷英译但暂时实在没精力。继续读热奈特咧
04-06
Pakchenko
利科的亚里士多德啊。预塑形—塑形—再塑形。全卷在哪呢?(有人能告诉我他在哪里提了下昆德拉吗,我好像跳过了?)103对快慢的速度概念是否为时间本身的特点作出反驳,近景值的集中/大量未完成的过去时—快/慢。注释作为补充阅读非常快乐。150对视角和语态做了个可爱的总结。看了N个托马斯·曼相关之后,合理猜测西林讨厌曼和反感司汤达是同质的。至于对普鲁斯特的时间(绕不过去的P啊)的分析……怎么说呢,虽然他认为追忆似水年华的主要赌注不是时间而是真理这一观点(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只是驳倒了一种诠释,但我觉得他(追忆似水年华:被穿越的时间)真的就透着股德勒兹风味。普鲁斯特与符号与时间与叙事与诗学?不过,Tolle!Lege!拿起来读吧!(只要叙事学不尝试绝对量化和体系化文学创作,那我真的也还行。)
09-11
海生花
确实是王文融老师翻译的吗?有不少错,且译文多处不通顺。
04-08
兽
常读常新。15年后又来一发。没看过的赶紧看。
05-24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