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小新
    她的越战将士纪念碑在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真的感到十分的震撼,随着看这本书的深入,对于她的思想,理念和想传达的想法也越来越清晰,从自然中获取灵感,不断思考自然,并以作品来进行最终呈现,她的作品都是十分简约但是内在有强大的力量,仿佛在以一种沉默的方式向你诉说她想表达的内容,虽然观点强悍紧迫,但确无声,但确觉得内心深处被深深触动到了,仿佛自己也可以做点什么,是否自己也要改变一下自己对待自然的方式。10-31
  • 糖罐子
    太奇怪了,明明就是出于好奇翻过的,然而看完设计理念和图片之后觉得有一种非常温柔平静的感觉,还下单了两本梅洛庞蒂。10-13
  • 小瓜
    今年读的最高大上的书了,接受一下艺术熏陶,也可能是我离林徽因最近的一次10-15
  • wlx4869
    好喜欢《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黄道》。国内的《真理钟楼》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下12-05
  • 天涯略中二
    初看并无太大感觉,细看下来却越来越感动。林璎的作品,形式和线条都非常简单,有着西方当代艺术的显著特点,却不能让人一眼看透,需要细细品味,过程中,又能获得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水流过人心,焦躁被抚平,伤痛被治愈。大爱!10-16
  • glow
    这本画集和随笔和设计的内容,无不透露出林缨的情感中的细腻之处,观察她的建筑作品给我最特别的感受就是看似低调内敛,可又无不诉说着最严肃的主题,她用她最温柔的设计语言讲述着这一切。画册非常精美,值得收藏。12-04
  • 私享史
    除了几件纪念碑作品,林璎的大部分作品都显得过于理性,这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本身(媒材和技术手段),更反映在她对自己作品冰冷的说明文字中。这就像刘震云谈小说创作,理性太甚会掩盖感性。如果说林璎的导师盖里是把建筑做成了灵动的艺术品,那么林璎是把艺术品(包括景观)都做成了硬核的建筑。比起林璎自述,倒是每一组作品开头由不同专家撰写的综述赋予了林璎作品更深刻的意涵,而且文笔都好到可以当写作艺术评论的范文。实体书的装帧设计很用心,美中不足的是无法平摊,导致部分跨页大图位于画面中心最关键的视觉元素得不到良好展示。02-28
  • junepig
    当然不可能用一两句话涵盖阅读林璎的感受,但被一次次点醒“时代”与“所在地”——属于自己的和属于他人的——的感觉太清晰和强烈了,尽管没有实地看过她的任何一个作品。11-29
  • demoi
    诗歌是历史的未来时态,林的作品是真的在践行这个说法。很享受的阅读体验,甚至超越了很多去现场看展览的感受,说到底最终艺术品呈现的结果真的只是艺术家工作的极小一部分。如果刚好有新的回顾展可以亲自观看就更好了!08-08
  • Ubiquitous
    “林璎的生命有一种只有艺术家和作家才会有的重复性,因为她通过视觉形式和语言,把她的创作变成重新诉说世界的工具。”12-02
  • Spencer
    分几个章节,收录了关于林璎和其作品的几篇别人写的文章,及林璎对自己作品的如何创作的说明及作品图片。油管上有很多林璎的访谈和作品说明,影像对作品创作过程和作品的展示更详细完整,更打动人心。这本书权当参考,收录的几篇他人关于林璎的文章对于理解她的作品很有益。 对译本不满意的一是,专有名词,人名,书名,作品名称只有中文没标注原文,很不利于进一步拓展阅读;二是作品选图细节和角度都不够,视觉上不能全面了解作品。10-11
  • 黎戈
    建筑师粗分为两种,一种富有室内气质,立足房子和家具这些,另外一种向外,做景观、规划什么,林璎似乎在这者之间,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立在门边远眺的形象,很喜欢她的波纹系列,想到了她的《界限》。10-17
  • 晓林子悦
    从上午写到现在,期间因为家务活和临时有事中断了几次,三顿饭都没吃好,又因为电脑电源碰到关机而丢失部分文字,烦得要崩溃,终于写完了,开心,林璎值得。过段时间,重新写短评。01-16
  • lavi
    厚重精致又有温度的大部头 大量珍贵的设计手稿和第一手理念解释资料,完整呈现林璎的建筑艺术世界本来面目,除了最知名的越战纪念碑以外 还有很多动人的作品 阅读很容易沉浸其中,书籍本身排版质量相当出彩,透过书本能够感受到编辑出版者深深爱意 ,阅读本身就是独特又美好的艺术体验。10-15
  • sue
    太牛了,我已经佩服到不行。即便是最理性最克制的建筑中,依然能感受到女性的温柔和情怀。10-10
  • 玄子
    在市集上买到,据说是第一个拿到实体书的读者~10-20
  • 橄榄
    因为看完纪录片后的不满足感,买了这本刚刚出版的书,想更多了解林璎作品。国庆期间细细看完,非常美妙的阅读体验,物超所值的一本书。林璎以极其精准、简洁的文字描述自己的作品,惜字如金的冷静表达毫不逊色于文学作品,让人意识到她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她充满想象力、行动魄力却绝对严谨的大地作品有着宗教般慰藉心灵的力量。我尤其喜欢她对河流水体的再现,觉得是科学里的诗意。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