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蝸涎舎
    视野和方法,若再看看其中提到的书目,一定更有进益(flag)。03-24
  • 王木子
    对于新手小白很友好,或许可以顺着书单去耙……03-27
  • 2021.5.23二刷。真·深入浅出,实在是太优秀了。常常一边读一边马克其中提到的各类书籍,简直是巨大的资料宝库。09-21
  • 剑南道节度使
    梳理脉络的能力非常强,对现实的关怀也非常强,视野非常广阔。04-04
  • hahalm
    思想史,方法论,学术化。我更喜欢第二编09-10
  • 夏虫
    即使今天再看,很多地方还是深受启发。葛老的问号太精彩了,尤其是一串串问号连击的能力。葛老书初读立即给人视野大开的感觉,但这种开阔的视野是在踏实的文献阅读、综述、追问、评论中生长出来的,否则,“开”只是一刹那的事儿,既不能持久,也无法“阔”起来。05-05
  • 智术师
    中国思想史研究必读书目。05-14
  • AMBER
    思想史研究入门,值得翻开再读。05-21
  • 往西
    化身万千之后? (胡说一句:没按顺序读,最后读的是关于沟口雄三先生那篇。葛老师谈到我们也要有区别于“他者”的问题意识。我忽然觉得,我们似乎连连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环境”都越来越做不到,后面的事情只怕更加地“不可思议”了)03-22
  • 圆缺
    看不进去。《三编:博士生的四堂讨论课》还好05-21
  • 松亭君
    这种名校名师的讲义要是多出版一些该多好,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葛老。07-04
  • Suzume
    拆开翻了一下,再和家里原就有的“三联讲坛”系列里的两本比较一下,做个介绍供参考。1.葛老师序写得是“2018修订新版序言”,书封面却印做“增订版”,有“封面欺诈”之嫌(笑)。内容上其实还是拆原二本为新三编,除了第一本初编加了一篇旧文(2010年的)做附录外,无新增篇目。其余修订部分据序言说是相关文献动态和疏误之处。因此,有旧版又对新订内容不那么敏感的,大可不必重复购买。葛粉如我,买了就买了。放到学校去一份给学生做常年安利总归可以。06-15
  • 罗成
    前两编是第一次接触历史方法和理论,受益匪浅。第三编,确实是博士方法,以读书为例讲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讲唐宋变革论和日本中国学研究非常精彩。第三编核心,我理解是放到更广阔的背景读书,书写背景和相关知识背景,要求好高。07-03
  • 乾元
    大二读过《正》《续编》,今重版读之已非昨日石破天惊,但所得仍然有裨益一二。所谓发现而表达,绝非追寻一种典范的方式,而是一种更恰当的呈现形式,故当不泥;所谓思想非精英的、流动的,需要听执拗低音,挖历史底层,追寻多元化世界,这依旧固执在大量文献的积累上,缺乏一种天才的历史想象,所以葛氏如三卷本《思想史》、《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等似乎缺乏一种历史连贯的想象,它是碎片化的,导致读完即忘,这对于一名历史学家是非常危险的07-10
  • 既和且徐
    1.一周读完三卷本,非创见甚少而一略而过,而是这三卷本的著作不仅有当时较为前沿的研究方法介绍,配合理论而呈现的具体史学研究实践,其呈现的学术性非常强,并且其行文平实流畅,几乎没有废话,很易读。2.中国学人的很多方法其实跟世界学术史的整体转向和学术背景密切相关,葛兆光先生和王汎森先生很多观点很相似,其受欧美和日本学界的影响很大,所以我又坚定了不立偶像的看法,即使是学术。3.读完葛兆光先生的有关学术书评的论述,我更不敢乱发议论了,同时我希望如果豆瓣能在一本书的评论中(学术著作)引入专业评论者的打分和评论,甚至说可以限制评论者的评论门槛(非以文化资本来论,而以诚意和学识),相信这方面会有更好的发展,完整地看完书然后发表负责任的评论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只看了几页书便笔端饱含感情地进行臧否。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