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梦游进入新世界
举报
书名
梦游进入新世界
作者
克里斯·威克姆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59843999
出版年
2022-3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240
定价
65
装帧
精装
标签
历史
地理
豆瓣评论
刀叢中的小詩
《梦游进入新世界》——一千年前的意大利人,如何在统治中觅求自治。可见吾辈之道路险阻漫长,有时进一步平三步退两步,都是此一过程中所有的事,且与大家共勉。
03-13
飞骑斥候
挺细的,对比了不同城市的公社,虽说此公社非彼公社(贵族精英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仍然彰显了中世纪从教会统治下摆脱的先声,而这些都有着城邦政治的影子,传统是不太一样的。
10-23
韧勉
本书以意大利的米兰、比萨和罗马三个城市的精英阶层分化、公社兴起与城市阶层成型的历史因素为契机,思考11世纪意大利的精英的社会结构的差异,以及城市公民社会的建立。理想型公社的独特要素在各个城市只是非常缓慢地,以不同的顺序变得明晰。但是,后来的发展中,掌权的执政官们的出现,相当于精英阶层以一种更加有组织和积极的方式,控制当时已经存在的城市合议机构,而常规法庭的出现,标志着各个城市中权力行使的日益制度化,总体而言,标志着如今可以被称为城市“政府”的东西的开端。随之而来的是立法和税收,是对脆弱的制度失灵方面没完没了的改造,而对合议性团体的广泛参与则逐渐消失。
04-17
巴特
做好了苦读的准备,但却出乎意料的清晰。作为理解早期国家的形成,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讨论入口。意大利公社在史学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有学者认为早期意大利公社诞生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公民文化社会,有学者则将城市自治与意大利北部独立联系起来。威克姆从南到北选择了米兰、比萨和罗马三个城市来讨论公社制度的意义。米兰公社第一批执政官来自于中等精英家族,一开始是主教的侍从,后来法学家接管了公社。而罗马则经历了新贵族与教廷贵族的决裂,中等精英决定自己掌握城市的命运。比萨则因其长期局势的稳定维持了城市精英的持续霸权。威克姆通过三个城市公社的不同,强调城市公社其实是填补意大利政治失序的缝隙,城市政治行为重新在地结构化的后果。一开始的实用主义选择在不知不觉中创建了一个新的体制,很长时间后才明白这一后果。
04-15
陈钢
本书主要讲述12世纪早期意大利城邦公社制度的形成历史,从民众集会,到有组织的方式发展出一个执政官领导层,到更晚的时候一种以城市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发展起来。作者指出,公社不是出现在对抗背景下,而是诞生于彼此妥协的情境中,妥协既发生在精英不同派系之间,在主教与城市世俗领袖之间,也发生在那些领袖与更广泛的社群之间。
04-15
ceylon
在传统帝国转型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是城市共和国的建立。只有当城市摆脱领地的身份,实现基于市民大会的自治,尤其是在战争、瘟疫等攸关生死的重大事务上,而不是听任远方的、高高在上的中央教权和王权的控制,国家才可能有健全的基础,新世界的到来才有可能。而这也是我们需要补课的地方。
04-11
砚一
本书主要反驳了两个观点:第一,反驳了公社是一个为了应对传统政府危机而有意识的建制。在作者看来是自下而上的民众集会而非公社才是1080年代及之后防御性地应对意大利王国危机的主要形式,其中的例外是罗马。界定明确的理想型公社因素——民众集会、轮岗制执政官、常规化的法庭程序、立法活动等的出现则表明人们已经进入了新世界,作者关注的则是黎明前的“梦游”阶段;第二,本书处理的时间范围是12世纪文艺复兴,作者通过对基于“新贵族”而建立的具有公民集会性质的罗马元老院的考察认为这一元老院的出现并不是对罗马往日荣光的向往与复兴而是向新世界的迈进,进而反驳了通行的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核心的精英文艺复兴观。和斯金纳一样,作者关注法律、也关注到外部的军事行动和内部的公社行动共同组成了意大利人对自由的定义。
04-11
冬至
引进了如此小众的书,有些意外。议题很聚焦,框架清晰,肌理细致,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读之前搜了搜网上的资料,叶盛的《中世纪意大利城市公社的兴衰》一文蛮好,可作为这本书的阅读材料。
05-01
雾凇
书名很浪漫,实际上想表达的是,12世纪王权制度崩溃的意大利的各个城市在并非有意识的、也并非完全主动明确的情况下,先后从王权宗教统治制度下脱离,由世俗精英群体摸索发展出了带有集体性质的、城市公社的精英自治制度。作者重点对比分析了米兰、比萨和罗马三个城市的公社发展过程,之后扩展分析到意大利其他城市的城市公社发展情况。当然,每个城市的情况各不相同,不同精英阶层在不同城市发挥的作用也有差异,因而每个城市逐步发展出的公社制度也各有差异。
04-17
优雅骑士
本书选取了米兰、比萨以及罗马三座领袖类型与发展经历各不相同的城市为案例,重新梳理了11-12世纪意大利城市公社的起源与形成。不同于前人观点,作者认为公社这种在外人看来高度激进充满变革气息的政权组织形式,事实上在当时的城市中并非除旧布新的创举。公社在最初并非正式团体,而是与各个城市的民众集会传统密切相关,领导它们的精英则被称为执政官,其整体仍依附于主教的权威之下。随着11世纪末王朝制度的崩坏,民众集会以及执政官等逐渐制度化和常规化,原本为填补权力真空实行的权宜之计逐渐演变为崭新的正式体制,乃至于与教权分庭抗礼。然而,公社及其领袖相当长一段时间实际是将这些举动视为早期政治实践的修正,当他们从梦游中醒来时,才发现新的世界已经在他们周围悄然形成
04-13
敢笑黄巢不丈夫
“咱们讲讲公社,从三皇五帝开始给你捋。”
12-02
我想吃生煎
最近好像经常看城市的书,于是今天打开了侯老师环境史城市史的播客
11-29
五花王
作者的讲座讲稿拓展而成,举了米兰、比萨和罗马三个详尽个案,要点在于十字军东征前后伴随神罗封建秩序在北意大利王国的制度性崩溃产生的教权与地方精英重构权力运行机制的互动过程。1110—1150年间,城市公社从商业港口热那亚和比萨向内陆农业区普及,民众集会的互动是其重要推动力。在全书最后,作者举了黑手党的例子,来说明“隐秩序”的被迫显性化,是“从梦游中醒来”,堪称画龙点睛。
05-19
乙左左
不太好读,有历史隔阂。开篇就把12世纪意大利公社的主要要素罗列出来,为后面以不同城市(米兰、比萨、罗马)逐个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分析各个城市公社的分化则从社会内部结构入手,在讨论其他城市没有出现鲜明的内部反差时,有能很客观地对待,也许是它们没得到充分的研究,也许是真的没怎么分化。通读一遍,对意大利的历史也有比较充分的理解。
03-20
Fleurs.哼哼
“公社”这个对于国人带有强烈时代性和政治性的词眼,原来其发轫与发展在亚平宁半岛有过如此权利游戏般的博弈。也为此后的欧陆,西方乃至新世界提供了小政府大社会的雏形。于是有了一个大胆推测,人类社会管理的高阶归宿,还是“小国寡民”式的公社,只不过有些人在错的时间选了一条终极的路,有人在正确的时间选了一条不归的路。
03-18
中世与近世之间
意大利城市公社史,本书分析多于叙述,敢于引进这类书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尽管枯燥了一些,但深入读下去还是收获不少,近几年中世纪史的引进实在可观,这个巨坑短期怕是填不满了。另外,建议看本书之前,先到网上搜一下城市公社的历史。作者认为公社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目的性是一种历史书写与事后识别,所谓“梦游进入新世界”,后人所认为的“创新“,在时人看来,更可能是“复古”。作者对比分析了米兰、比萨、罗马三座城市的公社成立过程,指出了三者的异同之处,当然作者不认为哪一个城市可以作为一种典型分析。另外,与作者观点相对立的是罗马,它与北方城市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发展出民众集会,而是发展出了元老院,其成立是为了对抗教皇与城市贵族,非贵族执掌公社的特点,是其独一无二之处。当然,作者的结论是基于更广泛的案例。
03-23
KKΛΕΕ
以小见大的作品,一贯的克里斯威科姆式反目的论解读,选取了典型城市,重新从各种文献里层分缕析界定了12世纪的意大利公社现象,包括其出现的动机和影响,“梦游”一词尤其精准地概括了进入新秩序的无意识(视野放宽,历史上的“梦游”现象并不少见,绝大多数意义都是后来赋予的…“公社”这个词在内地有太多叠加的涵义(不好多说…而意大利历史上的这段特定时期里的“公社”以共和时期的“执政官”为名未尝不可视作小集团共合体的尝试,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雅典,虽然对效率的追求影响了两者的走向,但“梦游”进入新世界后,梦里的真实竟成为现实里的实用经验。
03-31
停云
所谓“城市公社”,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治城市,也就是由本地贵族或者精英治理的城市管理模式。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没有翻译到中文世界来。自治城市摆脱了远方/高层的国王或者教皇的委派式管理,而是由本地贵族/精英/司法专业人士组成了自治管理政府,形成了轮换的执政官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治理结构,可以说是后来自治与民主的滥觞。在12世纪的意大利,这种模式是在不同教皇派系斗争,教权与皇权斗争导致治理权力真空下摸索形成的,并没想到它将会成为未来的民主治理结构。从这个角度说,它恰恰像是“梦游进入新世界”。
04-03
Cheer.S
主题是城市公社在意大利是如何形成,并对后来的体制产生影响的。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个带有西方叙事和时代性的概念是有一定隔阂的,作者的论述也是分析多于实例。然而优点也很明显,用了总分总式的结构,开篇就对公社的主要要素进行了罗列与阐释,中篇用米兰、比萨、罗马作为典型城市进行例证,分别叙述形成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区别与共性,最终章叠加了其他更广泛的城市案例做出总结。逻辑非常清晰,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观察。语言较学术,但读起来并不枯燥,对于了解整个中世纪史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制度并非一蹴而就,是在逐步探索中慢慢成型的。后人对历史的诠释不免偏向于目的性,然而回归到时间轴上的节点,谁也没有先知之眼去做任何预设,只不过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选择。历史进程究竟通往怎样的路径,是一种偶然性之下的必然。
04-06
维参
“统治”和“自治”构成了一种彼此缠绕的关系。人类早期面对社会生活的主要困难,在于他们没有词汇、思想来表达、组织关于社会性的事物。对这种困难的解决方案,是将“社会性”的事物拟人化、统一化,描述为神或集中于王。“统治”就是这样出现的,将原本涉及每一个人的公共事务和社会实体安置在单一实体身上。意大利诸城邦出现的“执政官”政体/市民公社自治从诞生和演变过程来看,是当时人在权力结构变革时期,为处理具体事务的需求而采取的临时策略,慢慢固定为制度。人们并没有预设后来的政治概念,而是在务实的权力斗争和城邦事务中,偶然地、无意识地开创了新世界。人类面对外间世界的行动能力在增强,社会和权力的维度增多。尽管统治模式和能力也随之演化,但自治的可能总是从缝隙中悄悄冒头。这就和福柯后期关于治理的研究联系起来。
04-04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