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放逐科比
    读本书可以感知傅斯年,史语所,北大历史系对现代中国历史学科学术范式的建立起到了什么作用。12-18
  • 三清喵
    资料汇编还是不错的,可惜未曾展开论述。有时不禁在想,倘若不是“山中无老虎”,怎么会成“猴子称大王”?姚从吾、钱穆对全真道的研究虽然只有单篇论文,但是迄今依然属于经典。所谓“积贫积弱”,恐怕未必单指对象本身。06-16
  • 山阴道上
    北大史学资料丰富,实为罕见。中大仅于杂志存一《史学系课程指导书》,讲义散落,惟柳诒征《中国文化史》,校友叙述零散,难以勾勒还原师生活动面相,有此一实证研究之素材,却难拉起历史进化发展的主线,多为浅描,稍显可惜。(高等教育史研究最为精彩处仍为人事斗争、学术发展脉络、中央与学府博弈等事,而非课程内容云云;次书可模仿之处:刊物、社团、课程设置)05-02
  • 板樟鉴
    学习如何查找校史资料。01-03
  • 啊这
    小黑朱希祖。北大史学系也停招过,也是中文系学生的备胎。11-12
  • 松亭君
    大部是简单介绍叙述,比较惊喜的是从里面发现了王崇武先生的照片,遍搜群网而不得啊!03-22
  • 有椒
    用到了许多未刊的北大档案,几处考据做得比较细致,但是全书基本都是资料整理和叙述,而且显而易见地,对傅斯年和朱希祖抱有很强的好恶。称朱希祖执掌北大史学系的20世纪20年代,北大史学系课程主要是“灌输”,而到三十年代后,才逐渐向“研究”发展。这对朱希祖指掌北大史学系时的贡献未免评价过低。朱希祖主导的北大史学系改革,在全国高校的史学系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史学与社会学科相联系,扩大了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学在体制上在中国形成独立学科的关键步骤,以“改革失败”来作结,恐怕是有些囿于朱希祖被“赶出”北大一事中学生一方的一面之词。01-11
  • Edouard
    随手翻了翻,权当了解本系了05-08
  • 秦非
    搜集材料颇为周详,值得一读08-09
  • icarus
    令人失望的一本书,系史被这么简单处理,简直不像一本学术著作,只第四和第七两章还不错。07-26
  • 这么近,那么远
    一般,罗列的多。“北大史学系是现代中国极为重要的史学研究中心和史学教育中心,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许多大家,都曾在北大史学系任教,北大史学系又堪称现代中国史学家的摇篮,许多在现代中国史学乃至学术发展史上极有影响的人物,都是北大史学系的毕业生,北大史学系在现代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毋庸置疑,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正式出版的著作,详细、深入地研究其历史,特别是抗战前20余年的历史,而整个北大史学系发展基础的奠定,正是在这一阶段,《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1899-1937)》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详细、清晰、准确地来论述北大史学系的这段早期发展史。”09-18
  • 盘水
    1)书本身太简单了,但议题很有意思。2)1931年,朱希祖被逼辞去系主任职务。在他任内,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心理学是必修或者选修课。他下台以后,按照傅斯年的意见,这些课全部砍掉,相关学分挪给了专题史。这场政变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3)在姚从吾之前,宋史和辽金史一直是分开的两门课。主讲人的学科背景也多不同。宋史主要由目录学、思想文化史出身的教授兼讲。08-23
  • 巳注销
    尚小明:近代中国大学史学教授群像.近代史研究.2011(01) 12-25
  • 虾饺仙
    不如叫系史资料分类汇编很多地方也没深入进去讲,许多就是摆上材料毫无分析,感觉比起中文系的文学教育分析味道差很多。10-24
  • 杨成堉
    通篇显得很平淡,泛泛列出课程人员刊物等基本事实,在几处细节上略考证了一下,少有分析,又草草收尾,感觉没写出什么深度。将朱希祖掌系两年间的改革总结为学习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属于通才教育的思路,随即被傅斯年重史料的专才教育所取代,实际效果如何?作者的倾向应该是扬傅抑朱。陈受颐以毫无根基的洋博士身份出掌史学系,西洋史的地位必会大大提高,有何具体成绩?把陈受颐写成傀儡,傅是幕后boss,除了和蒋梦麟胡适的交情之外,是否有确实一些的证据?里面的老照片不少,某些人是第一次见到真容。能看到朱希祖日记手稿,能进北大图地下书库,羡慕嫉妒恨。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