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斐君
    在诸如对陈凯歌电影中的声音分析、张艺谋《菊豆》对东方主义策略的反讽等地方我仍然感到有些疑问,但似乎并不影响大局。似乎有人质疑为何周蕾要在最后专辟一章谈翻译的问题,这似乎是误解了作者本人对这本书的定位,周蕾的目标并不是做中国当代电影的文本分析,她的目标“在别处”。总的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杰出的。03-02
  • A。
    非常扎实。张艺谋的部分写得尤为好。还需再读。08-27
  • 注销时刻准备着
    我感兴趣的是周蕾所谓的“原初的激情”和杜赞奇的“本真性领域”之间的类似。12-18
  • xi as usual
    电影论著,one of my favourite.08-12
  • Alsoran
    “正是由于死亡,我们的生活才得以使我们表达自身。”“在文革当中,人们只想着建设一个纯洁与完美的社会,尽管我不赞成那种特殊的理想主义并且还曾经,并将继续与之抗争。但我仍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一种误导的理想主义比没有任何理想主义要好。”这样奇怪的怀念,其实有人说,文革是没有一丝正面性的。11-01
  • 溯溪
    6楼18列B排7面J905.2/2008806-25
  • 只在地球住几晚
    像是一种学术八股文,将福柯、本雅明、葛兰西、巴特的理论带入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的确有些地方的应用和分析带来了新鲜感,但总体读下来缺乏原创性。另外,原文写作的时间解释了书中对大陆的疏离。08-05
  • 紫曦
    第一次读的时候被分析技术惊艳到,但是反复阅读后不仅讨厌甚至有些愤怒。一是作者认为自己站在“双重反抗”的边缘位置而天然具有正当性,对自身包含的意识形态偏见却视而不见;更让我愤怒的一点是其所谓视觉分析完全倒向了媒介霸权以及背后的西方技术中心霸权,好像观看者都是空洞的容器一样被动地被技术统治。越看越生气。12-10
  • Amushi
    翻譯太糟,布希亞翻成波特萊爾簡直就是不可原諒。書本身是可讀的,但是裡頭有幾章沒有必要使用這麼多複雜的分析方法,雖說可以看出作者的企圖:要以精神分析的理論貫穿整本論文。如《黃土地》的音樂性、張藝謀電影中實驗的「被觀看性」。本書數篇文章裡,以談《孩子王》的最有趣味,指出便溺一點挺好。12-05
  • 纪恩同学
    感觉观点应当说还是明确的,为何写作与论证会显得那么繁复,那么光怪陆离,那么玄乎其玄?对不起,我只读了2大章,第一章不错,第二章就忍受不住了,留给翔宇等读翻译,电影与文学和文化比较的人去解读吧。06-17
  • Octopus
    所以周蕾是用postcolonism来解读第五代的肇始者么?核心观点很犀利(将Chineseness视作拉康式的原初化产物),牵强之处却也不少,而且如果只是表意的话,真的有必要用如此多“incomprehensible critical theory jargon”么?06-05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影响深远的女性主义及视觉文化著作,书中涉及的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分析,与国内的戴锦华老师的书结合起来看挺有意思。12-21
  • Y2K-nostalgia
    如何把电影意象批评转化为一种“动作”?周蕾给出了很好的演示,比如将《老井》的关键词定为“挖掘”,把《孩子王》的关键词定为“书写”。而全书的核心批评意象,应该就是菊豆主动展示自己身体的那一幕。中国的“主体”既然不可避免地成为“共时性”的主体,那么,不如主动去展示,也许会有某种颠覆力。12-06
  • SinionY
    个案分析有可取之处,思路和方法也可参考,但整本书都在暴露她对中国的陌生和疏离。她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都在香港,故受迫害心理很明显,这是一种政治无意识,即认为大陆政权一直在迫害香港。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她对49-79年的中国社会特别是文革的认识和阐释十分浅薄,都是套话。批评归批评,中国有很多问题需要批评,但周蕾的批评建立在她对中国(大陆)缺乏了解和很不友好的基础上。04-08
  • Derridager
    路转脑残粉之作。和德勒兹一样,周蕾醉翁之意不在酒,电影再次成为手段,变成她展演后殖民主义下的文化批判的翻译(转译)空间。她重申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将问题的焦点转向了被商品化了的和被技术化了的(视觉性)意像方面。“原初的激情”与在专门论述跨文化交流——翻译问题的第三章中所提及的“连拱廊”相关,是第五代等在电影中对原初意像的探寻之呈述。对电影的分析用了音乐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精神分析等理论工具,庞杂繁复,绚丽夺目,令人过目难忘,这种复杂面貌正是其对抗双重注视(中国和西方)的努力之体现。她最后独辟一章谈到跨文化翻译,基于本雅明翻译见解,指出后殖民世界的生存之道:弱化西方和摧毁东方,让人为其思想和理论水平所折服。magnificent!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