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Audrey
    20181112故事本身还是比较简单的,融合了美国司法制度的相关流程和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响应措施,感觉还是蛮涨知识的。作为一个故事来说,也更加清楚的感受到多重人格的开始和结束的过程。小有收获。不过对于艾力特这个角色的出现较为迷茫,托妮就是典型的大女主了。11-12
  • 阿柴
    我认命了,我就是一个热爱通俗小说的人。西德尼谢尔顿让我放弃追求意义。11-06
  • YukioMishima
    剧情特别好猜,没有大反转的感觉,但是读起来还是很过瘾的09-11
  • 不着调小姐
    情节有些cliche 适合改编成电影 早去解决罪恶源头不好吗 03-09
  • Leslie Shaw
    读罢脑中闪现《搏击俱乐部》,谢老据真实案例改编,文后还附世界前沿研究机构及书籍名单,其人性关怀、悲悯之心令人不得不钦佩之。12-14
  • ^东坡饭^
    所以医生和律师犯了同样的错误11-07
  • 无我
    告诉我最后活下来的是托妮不然我就摔书了!08-12
  • L.John
    翻译不好,看起来也干巴巴,应该是水平较低的一本了02-16
  • miao
    买书的时候纯属被名字吸引。没想到后面的故事这么沉重。所有的恶都有来源。原生家庭的爱多么重要。12-30
  • 啦啦啦啦_65825
    猜到结局,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有点出乎意料08-23
  • Cat
    希望她能把罪恶的源泉解决掉,再他伤害另一个小女孩之前。12-20
  • Vivi
    所以托妮还在。与谢尔顿以往的节奏不同,阅读过程并不令人愉悦。09-07
  • 哼唧唧
    算2.5星吧。翻译比较生硬,但不影响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作者野心太大,想在一个故事里增加很多争议性的话题,比如乱伦、奸杀、多重人格、被强势引导的审判,但没有重点,过于杂乱。03-27
  • 九菜不丹
    有些伤害注定是不需要去原谅的,只有残忍的报复才能稍稍抚平伤痕~谢尔顿叙事的手法简直到一点多余的笔墨都没有。作为1998年问世的作品,水准和节奏感已经无可挑剔了,恐怕2003上映的致命ID也要俯首称臣。硬要挑bug,就是女法官的智商略显得珍贵。。。。09-25
  • dormouse
    封底的介绍剧透得太严重,以致从头几页开始就基本没有悬念可言了。病因和结尾的模式化反转都美式俗套到家,倒是第二部的法庭辩护篇比较好看。03-09
  • Scotty
    这种写作手法,在当年看的确是个革新,也只有文学能够做到这种手段,某种程度上先欺骗读者,分段描写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孩,然后在恰当时机告诉你她们其实是一个人的多重人格,猛地让人大吃一惊,西德尼谢尔顿的功力确实了得。01-28
  • 竹子笑哈哈
    读的第一本西德尼·谢尔顿,从最开始的推理故事到中间的法庭辩护再到最后的心理治疗,涉及多个方面,但都比较精彩。只是故事主题涉及到对女性的侵犯,作恶者还是她最亲的人,尤其是故事的最后,那个作恶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让整个故事显得略沉重。08-11
  • 蒹葭
    找个字幕组来翻译肯定更好04-12
  • 向风
    翻译得很没有代入感。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