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许之地
    很好的导览手册。主要关注了作者对器物画、壁画的介绍,当然对山水画、人物画的分析介绍也很独到。09-26
  • 拉维克
    《拜谒西王母乐舞图》太萌了。最喜欢从战国到隋前的墓葬壁画。09-21
  • 酥酥酥嘭
    这本写到唐,但比较偏课本,结束得猝不及防。像《重屏》那种大篇幅的论述比较少,读起来我感觉比较干。2022.9.2209-22
  • 奔奔
    論述明白清晰,素材豐富,最近引入的素材在2021年的「公眾號」文章,可見巫鴻的信息迭代和視野之開闊。在這本書里看到中國繪畫史上的名作被有機地串聯起來,而且有精當明確的解讀與判斷,讓人按圖索驥,可以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09-21
  • 30°⊙
    比较像以前文章的集合。09-04
  • 豆友198516117
    源于1997年出版的《中国绘画三千年》,扩大了中国绘画的概念,包含了壁画、屏障、贴落和其他类型,从史前时代一直到20世纪末。涵盖相当多考古发掘和中外收藏,逻辑清晰的梳理和概括。09-18
  • 豹豹猫女
    相比《大话中国艺术史》,本书内容更系统更学术。以绘画为主线,梳理了从夏商周到唐代的艺术发展史。绘画从一开始依附于器物和建筑,到发展成独立的艺术门类,经过了漫长的时代变迁。可惜众多名家名作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嚣中,我辈无缘见其本尊,只能通过后世摹本管中窥豹,实在太遗憾了。09-16
  • 鸡排饭加个蛋
    第一次读巫鸿,顺畅的不像读史。11-30
  • sinoomega
    全文读完,酣畅淋漓。巫鸿老师这本书,讨论了中国早期绘画的历史。本书条理清晰,图例使用得当,读起来毫无阻滞。巫鸿老师对于墓葬壁画的分析和整理,看得人心神向往不已。墓葬壁画的各位无名工匠一点一滴地书写了历史,绘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文化,也造就了后世独立绘画的基础。边读边看前人的画,不自觉啧啧称奇,击掌叫好。画得那都是真的好,真的有趣,其实早期中国绘画真的不亚于后世之画。正如巫鸿老师所说:“不同时代的艺术有着自己的对象,性格和条件,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够按照单一的‘进化’概念衡量。”11-23
  • 很简明,很通贯,但缺少对于线索的总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绘画中对于同一主题的再创造,或者说摹仿。11-13
  • 傻圆儿
    隋唐之前的墓葬壁画,看的真是津津有味06-04
  • 沙漠高处有人哭
    本书的最妙之处在于用先存的画去理解画史,论证得当,但感觉还是稍微差点意思……06-01
  • 丁字裤
    同时适合初学者和专业人士!06-02
  • 韧勉
    本书是在美国研究中国艺术史的经典教材1997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发行的《中国绘画三千年》基础上,巫鸿先生将自己撰写的从远古到唐朝这一长时期的内容,结合近25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新出文物加以佐证,成就了这本简明扼要的中国中古绘画史。巫鸿指出在魏晋以前出现之前的名画只留存于史家记载至条目,实物层面虽有大量出土文献所见帛画、汉代画像石砖与岩画,但这些绘画作品的作者均不可考。魏晋以后才出现具体作者的画作,但中古时期的画作大多被唐代贵族墓葬收藏,故而综合而言从远古到唐代的绘画研究以考证为主,无法谈论其画风、流派与发展规律。05-17
  • 伲凹
    总之,在这一番遨游之后,总萦绕着一种情绪,聆听着一种召唤,甚觉应当带着内心的平静,打开内在的眼睛,重新审视中国绘画,想必观之,定有一种在静止中的享受。05-12
  • 薛呓淞
    相比另一套书来说内容明显有差异,这一套是针对中国美术史这个大题目而做的教科书式的入门级介绍,明显更适合美术生做宏观了解。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少了,趣味性也少了。一改往常以风格或画家来讲解美术史演进的方法,更加关注媒材、主题、作用方面历史演化,并辅以大量考古资料来论证,我觉得这是更符合大众思考逻辑的方式——绘画是如何逐步脱离装饰或宣传等实用功能成为独立的一种艺术门类。常识中对中国传统美术的欣赏仅着眼于卷轴画的偏见应该被打破。只有当历史材料足够丰富,美术史的研究才能够从断代鉴定,或甄别个别画家的风格和门派转变为研究绘画的历史发展面貌,以及全社会的艺术观念和欣赏情趣的持续变化。从叙事性的人物典故到偶像式的人物画像,一些在我们看来不足为提的东西,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05-12
  • 文景
    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最新著作,全面勾勒远古至唐末中国绘画的发展。突破卷轴画范围,拓展“中国绘画”概念的疆域;改变绘画史叙事模式,重新讲述中国绘画的故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