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豆友4Qc1HPvWcY
    语言准确,有的地方地方表述比较怪,读不大懂的地方有时参考商务本的表述基本能理解。09-03
  • 郁闷的帅
    比国内的翻译要好。国内那个版本蚼批不通,学术垃圾。07-25
  • :)
    翻译的很好,只是觉得前半部和后半部,在原著上差的有点多08-24
  • 溪山
    特别好!读文化研究和文学专业的人必备的解毒剂08-20
  • Sai
    鞭辟入里的法兰西阶级图鉴,小布全景批判如刀般锋利。布迪厄的场域研究总能揭露支配者想要隐藏的背后话语,不断鞭策读者多维度动态思考。论断虽振聋发聩但已是事后,是惯性产生的预见性也是拿着榔头找钉子,最终回旋镖般对反自身。03-10
  • 聂舒
    我确实不知,为什么布老师对科学场的相对自主性如此看重,却对文化场特别是哲学场的相对自主性如此蔑视。或许布迪厄不是一个科学家,所以他被科学家支配了,作为一个被支配者认同了科学家的观念。03-08
  • 复活
    翻译的质量不好,我就跟在看哲学一样。06-07
  • 青上有鸢
    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互融洽的一个典范分析。以阅读台版为主,大陆版为辅,基本可以解决看不懂的地方。既是关于品味的文化社会学,也是阶级分化的社会分层研究。关于区分的讨论与《实践感》第一卷最后一章关联,对学校教育资本的分析与一众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得益彰。翻译上不少金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调查结果在今天读来仍不少受益,法国小布尔乔亚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对后代的投资与厚望何尝不是今日中国家长们与年轻人的缩影。读来些许匆匆,留待再品味。05-01
  • 我有小火炉
    你消费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康德认为存在恒定的自然的美,而布迪厄认为美是随意性的,都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04-22
  • 伦勃朗的朗
    一个可读的、值得参考的中文译本。08-07
  • 死透气了
    译文一些地方存疑,但几个简体版译错了的地方都对了。12-12
  • 林下何须问
    从未在大陆的“译作”读到过如此有现实关怀的导读,甚至比后面几百页已被“经典化”了的正文更值得细读01-11
  • 木头陈
    译文质量比大陆版高很多。仅以开头为例:大陆译本:存在着一种文化产品的经济,但这种经济有一种特定的逻辑,为了摆脱经济主义,应该指出这种逻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致力于建立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及其趣味在其中产生的条件,同时要致力于描述将这样一些产品据为己有的不同方式——这些产品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被视为艺术品以及描述被视为合法的占有方式形成的社会条件。台湾译本:文化产品也有其经济,只不过此经济有特定的逻辑——必须厘清出来才能脱离经济决定论。这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掌握产生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及其品味条件,同时必须要能够以细究他们所拥有的这些东西以及拥有之不同方式,在某段时间,是如何被视为艺术品;另一方面则是要掌握构成这种被视为主流的拥有方式的社会条件。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