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cub18
    和其他当代作家一样,时代的焦距一旦推近,厚重感即削弱,所以小说下半部比上半部弱许多。小说的视角独特、平实:和身边的人说不说得着话。喜欢书中由此对《论语》和《圣经》的解读。“有朋自远方来”是孔子感慨身边没有人说得上话,《圣经》是要人在心里忧愁没处说话的时候知道去找神~前半段那些小故事很有爱。01-27
  • 小星星
    读不下去,读不下去不是因为这不是一本好书,而是因为大爷太啰嗦了,人物也不是特别有故事性,都是家长里短;也不是说家长里短不好,而是我本身对别人特平淡的事儿没多大兴趣;也不是说我对所有人家长里短都不感兴趣,关键它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反思;不能引起共鸣反思也不是说这书不好,说不定是我岁数不到,感悟不了那么多呢。10-18
  • 加菓
    刚开始玩QQ的时候和所有陌生人都能说得上话。06-07
  • Alkis_Tangelis
    各自都成家带孩子以后,曾经掏心掏肺的哥们们都说的少了,就算说,也多是闲聊一下八卦,愤青一下物价。你说把这书推荐下说还不错,没回音,说油价高,过路费免了才终于有个回音,这跟老刘想说的那种感觉一样不?08-02
  • 红尘白昼
    绕来绕去,一件事后面往往藏着八件事;一件事中间,又得拐好几道弯,找个说得上话的人,那是真难,怪不得叫一句顶一万句。04-06
  • Estelle. Q
    写了我们每个人的别扭,每个人的孤独。07-11
  • 飞行官小北
    ”……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但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05-20
  • 卡列宁の微笑
    这是一部讨论【交流】的小说,书里的人物们用千差万别的方式在各种排列组合中鸡同鸭讲,书中讨论了中国人传统的交流模式,涵盖你所能想到的交流障碍,很像是《巴别塔》的中国版。02-23
  • 鲁闽
    虽然才看,但知道这本书很久了。当年此书上市,我和朋友在大学书店看到大约写着『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的腰封,觉得出版商用力过猛,笑得不行,也就算了。如今读了,有几点感受:第一,内容的确有意思。第二,枝叶繁茂得有些分散,可能剪一剪更好,特别是前面讲过的故事重复讲一遍,我不知道是几个意思。第三,如果回到『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这个话题上,我认为找到一个说得上话的人恐怕还不是关键所在,甚至可能是完全搞错了方向,关键还是不懂得自处,总想着把人生寄托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变量一多,能不累么?06-26
  • 苏筱兀
    老爸说《一句顶一万句》整本书都是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看不出来什么。但他还看得津津有味。书中讲得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儿,将每一个人每一段人生每一个细节都放大,每往前走一步都能捏出苦水来。别说永世知心人,有时候找个说句话的人都难。出延津,回延津,哪里出于自愿,都是被逼出来的。01-03
  • 阿思琅
    少有的两天内一气读完的当代中文小说。人寻人,话赶话。我们的孤独,全在不确定的追寻之中。12-05
  • 死神的挽歌
    刘震云最常用的句式:“(某件事)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而是因为...”,这一下就扯出了好多事,带出了好多理。这些理看着挺绕,挺扯,但细想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也正是本书的主题:一个理看起来一句话就能说清,但放到真实生活中,可能一万句话也说不清。所以,要找个能说上话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真是太难了。吴摩西半生坎坷,看着处处占理,却处处说不上话,一直在人生路上奔波,只知自己叫什么,从哪儿来,却不知要到哪儿去。牛爱国是吴摩西的翻版,表面上看一个出延津,一个回延津,但实际上都走不出心灵的困顿。08-26
  • 琼斯黄
    世上的事情,件件藏着委屈。永不来往,就是永远和好。12-03
  • 张惟慈
    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03-09
  • ANGEL DUST
    1、和平年代的战乱感;2、说不出来的苦才是真正的苦;3、我从未见过比刘震云更啰嗦的人。10-22
  • 熊阿姨
    书里的人物都亲切,好像小时候听妈妈讲姥姥的故事。回到循环的人情世故,村庄和田野都装着小人物们类似的命运。北京的凌晨相比之下寡然无味,书里最辽远的一桩孤独,就是巧玲“一梦醒来,窗外的月牙,映在枣树的树杈间。”02-22
  • 周不時
    人活一辈子,不图啥,就为个说得着的人。有的人从前说不着,过些年却说得着了;有的人从前说得着,说着说着却忽然说不着了。什么爱啊,亲情友情啊,也就是看说不说得着,真难过。07-09
  • 按时
    又名《关于“不是……是……”的一万种造句法》。01-31
  • 开膛手贝塔
    我喜欢刘震云这样说话,喜欢这样的话,不是因为他说的多么高深,而是觉得这话虽然绕,但所有的落脚点都站到了理上;喜欢这样的话也不是因为句句在理,而是因为这句句在理的话如果不用这样的话来说,就失了些乡土气的风致;其实也不是因为接地气,而是人世间的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如此,绕来绕去,本来是这样的事,后来也便成了那样的事了,本来是一件事,后面也变成千万件事情了。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