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拖拉机站站长
    不禁思考纯碎的文献史研究的意义在何处10-22
  • gabriel.weng1
    真是没有一丝文采啊……唯一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就是康熙时天文知识的“表演”作为帝王形象构建的一环08-31
  • 陈斯文
    “其它科技,如钟表、地球仪、几何学等,我皆略知一二,同时有许多这类书籍可供参考,但是中国人对之并不重视,而对行星的轨道、位置以及日、月食的推算却很重视。”07-12
  • 我有一个小咪
    正文扫过 文献部分整整看了四十分钟:)01-30
  • 单衫杏子红
    论文集,分析差了点,收集材料还原史实功不可没02-22
  • 朵朵小时候
    “通天”之学大概是有两层意思的吧,嗯,也是到北京后才发现有人会喜欢用“通天”这个词。杨光先反教案可真不手软,其实按清律“天文生有犯”都是可以免流徒的。葡国法国之争。越来越不喜欢康熙了呢(还不如乾隆真实)。03-10
  • 回风舞雪
    从利玛窦开始,耶稣会在钦天监的影响力竟延续百年之久,外国人在紫禁城这样仰沐天恩的地方周转腾挪,必然是难上加难。文中除了科学发展和传播史的部分,还讲到了皇帝个人兴趣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尤其是康熙以西艺制衡汉人,另外也提到传教士为了保证科学的垄断在某些知识传授上保留私心。03-25
  • 像音片碎
    有人不喜欢科学史吗 没有吧01-11
  • 煤炭师专学报
    对于早期西方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非常翔实的史学考证。就我个人来说,肯定看不懂的地方更多,但收获了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和材料。书中论及天文学传播历程和皇权宗教博弈的部分个人觉得很有趣,但最下功夫的地方应该是那些看起来无趣却非常必要的史料整理。10-28
  • 嗯?
    作者主要围绕耶稣会士、钦天监、皇帝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康熙时期西方天文学在中国的生存。耶稣会士为了传教,借天文历算为切入点在中国立足,这一方面导致整个传教的成功立足于钦天监天文功能之上,另一方面导致这种传教受到极大的限制。耶稣会士的目的是传教,但是不得不借助其天文学的能力以生存;康熙的目的是其天文历算之技,因此任其行传教之实。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是雍正时全面禁教与中国科学停步的结局。略嫌一些议论浅尝辄止。好处是梳理了中西方诸多第一手材料,对于康熙时耶稣会士的活动有参考价值。01-15
  • 无妄
    实质上的论文集 冷饭回锅煮一遍 有点失落 02-06
  • 支离疏
    扎扎实实,明明白白,非常棒,对我帮助极大,感激。10-13
  • 原子和虚空
    关于欧洲天文学在明清中国传播的具体过程,扎实详细。前半部分文笔流畅近人,后半部分列举稍多,但依然精彩,作者几十年的功夫都在这本书里体现了出来。08-07
  • 不長
    整体上按1644—1805时间线叙述。以耶稣会士为主的东来传教士基本将当时欧洲最新的天文学知识实时更新至东土大清,可惜最终只成为了宫廷之玩物,未能及时传播。其中,酷爱以科学知识进行装逼的康熙帝——正如当下某位爱“遗屎弃纸”之“领袖”一般——将其作为了提升君主权威的工具。此书整体偏考证系,但其中第九章第一节的部分内容技术含量极高,需有大量天文测量学的知识方可写作,凸显文理并重在当下历史研究的重要性。第八章涉及《皇舆全览图》之考证,与我导康言之文略有重合,仍待再次阅读。本书之附录一与二实为两篇论文,不知作者为何不将其加入正文中。另,书中有关部分清代畴人的反教倾向之论证颇为牵强,其中对梅文鼎反教倾向的论证逻辑令人摸不着头脑,明明就是个中立的观点啊……01-14
  • 殷顽民
    比较扎实的研究,作者探访到了许多欧藏文献,还原了从明末到清中期的双方交往史。我个人更希望读到一些传教士与士大夫个人接触的内容,也许是囿于本书主题或资料,书中对这方面涉及不算多。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指出康熙个人勤勉学习天文数算知识背后的政治考量,这一点上应该很有进一步研究和阐释的空间,比如说借此塑造个人的圣君形象?或者在文化层面上削弱汉族士大夫的优越感?为何清廷在不支持传教的前提下长期坚持利用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其中应确有更深层次的统治理念和文化心理上的考虑 03-15
  • 素心人语-天涯
    大概翻看了一下, 略去了非常专业的历法研究的部分,关注耶稣会士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btw,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历法关乎国家核心权力之一,它的变动一定会遇到重重阻力。11-26
  • 启风
    康熙对传教士,一方面想要说他们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害怕他们传教,于是专门让皇三子成立新机构,去学传教士的知识,寻求“自立”。为了标明这种学习的正当性,康熙亲自撰文,鼓吹西方算学其实都是源自中国……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