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学习教育
兴亡
举报
书名
兴亡
作者
沈刚
格式
EPUB,AZW3,MOBI
ISBN书号
9787559849946
出版年
2022-6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548
定价
88
装帧
平装
标签
政治
法律
豆瓣评论
阿里阿秃
清宣宗道光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德,其实不亚于汉文帝、宋仁宗等儒家传统社会的贤君典范。文宗咸丰帝面对复杂和危险的局面,最终采取了对外妥协、集中力量对付太平军的策略,其应变能力远高于僵化的明思宗崇祯帝。——对道咸二帝的最高评价
11-23
Aretlas
可以当做通史科普读物,虽然主打用公司治理视角回顾古代史,不过看起来实际就是笼统把儒家翻译成“价值观”,法家变名为“方法论”,权力斗争称作“组织与资源”,有点简化,我觉得可以作为阅读秦晖作品的基础铺垫。
05-10
南堇安
感觉还是传统的罗列,比较常规的历史叙事,并没有什么新意。
08-13
荒腔走板
葛剑雄先生的劝诫是对的,还是聚焦于某一时段为佳
07-15
赫喧
这本书懂的人(我指的是已经较为熟悉从秦到民国二千年大概历史政治知识的人)可以只读开头的绪章和结尾的结论就可以了,中间全部略过,没太大问题。作者的职业是专业从事品牌推广的广告公司负责人,所以他用品牌运营系统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与方法去分析中国二千年历史的兴亡,好比从一个上帝的视角,理性透彻地垂直向下直接洞察整个历史的本质与核心,不被固有的历史概念所迷惑,不再是局内人,也不是局外人,而是天上人。从而得知历史兴亡的本质。无论概念本身选择什么样的字眼对或不对,其实质都是对的。
02-11
云海
《兴亡》一书从治理体系变迁的独特视角,细数了历代帝王的施政得失,简明扼要地串起了一部两千多年的帝制中国治理史,是一部有创意、有启发的史论佳作。
08-09
思衣谷
这本书就是揭示秦统一后帝制国家皇权系统的运营逻辑,同时也可以以史为鉴地为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稳健发展做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基础。
08-08
愚公
沈刚,作家。本书是一本通俗的通史读物。作者在绪论中试图采取制度史的视角对中国的政治史进行分析,但是我们很明显看出作者其实是缺乏制度史研究的素养,无法在财政、军事、行政和人事等具体制度入手,其实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分析,就是以上述几个问题为骨架,作者不知道为何反而放弃了这个基本的制度史框架,反而采取了历史叙事的方式。政治史分析,其实是制度分析和历史事件分析,而历史事件如果缺乏制度史的纬度,单纯从个人好恶角度,那么这种政治评论,更像是一种新闻文学,而不是政治分析了。所以,我们看这部书虽然以政治治理为名义,但是作者其实是缺乏相关方面的素养,变成了对于历史叙事的点评,而这种分析在专业角度还略显肤浅。关于政治制度分析,除了钱穆的小册子外,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也是可以作为参考。本书略显遗憾。
08-22
麒麟
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理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郡县制作为统治策略,儒表法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充分结合,成为帝制治理体系最本质的特征。最高统治者及组织体制主体的士大夫文官势力,通过自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采用严密户籍登记的编户齐民制度,进行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控制和动员。在东亚大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之内,将价值观、方法论、组织和资源高度统一,形成了运营系统的循环和闭环。——沈刚《兴亡: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
06-21
mikedsw
朱元璋的设计,最低限度在短期内确实有效。他牺牲了质量以争取数量,于是才将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统一起来。之后明清帝国经历将近六百年的过程,基本上运行在朱元璋所构建的政治系统之内。
02-23
逆风飞扬
王朝品牌的使用,儒家历代的兴衰,古今资源的调配,算是一个综述吧
12-12
Dirkson
很好地以统治规则为切入点总结了两千多年统治方式的转变,分为五个阶段:秦汉、三国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五大阶段。
12-10
kobe
黄老学说类似低税收、低福利的小政府大社会理念,儒家学说类似高税收、高福利的大政府理念,法家学说被改造后类似高税收、低福利的强政府实践,是高度集权的国家至上主义行为。 黑格尔说,中国古代没有历史,只有王朝的循环,甚至连发生的事情都是重复的。
10-07
了妄唯真
作者新闻学/业出身,现广告企业主。发心不小,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也尝试着搭建框架。虽然有部分程度的以现在商业运营系统的框架去套历朝,但主要停留在上层建筑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对科技、产业、生产力、人口、财政、人性、复杂巨系统理解与阐释浅薄。否则,就是字字珠玑的传世之作,是可以让至少一半社科学术从业者下岗的研究型大才。作者读了不少书,除古籍外主要是2010年之后的书,既有贡德、许倬云、侯杨方、黄仁宇之类相对靠谱的,也有郭建龙这样的写手,高水平的其实涉及不足比如严耕望、王家范。可以理解为基于当代书目比较全面的文献综述。对于一般历史爱好者而言,干货密度已经足够高。这本书的问题,与其说是作者的问题,不如说是整个社科领域几乎所有人的问题。
11-1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