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一起织毛衣
    很有趣的小册子。像是大幕拉开前的简要介绍,在这本小书里几乎可以找到十九二十世纪将要发生的所有大事的痕迹:奴隶制行将崩溃,殖民主义的迭代,宗教化的美国与世俗的欧洲,种族的对抗,旧式道德的衰弱,意大利隐藏的对强权崇拜的民族特性,年轻国家找寻自我的旅途,文明和野蛮的混淆与冲突。01-07
  • 学者的旅行日记兼简短访谈记录。我对意大利几乎没什么认知,跟着作者的旅行搜了一些神庙照片,假想的西西里人和那不勒斯人的争论很有意思,他们最后都落入了被英国或法国援助的恐惧。在美国的旅行则充满了种族歧视,一路对印第安人的追逐像极了六十年后特纳所说的“文明向野蛮的推进“,现在想想可能特纳的边疆假说更多是事实陈述而非理论构建。 @2019-09-13 11:27:0509-13
  • 索莱耶
    也许在身处19世纪的托克维尔眼中,美国就是荒夷之地!让我联想到了林达的一系列书!09-25
  • 汹涌流逝的时光
    “也许是对它所雇佣的人不信任,又或者更可能是对权力和权威的习惯性猜忌,就像它在王国中的中心地位一样.于是,可以想见它要去判断那些它无从得知的事情,调整一个与它眼前的社会不同的社会,满足一些对它可有可无的需求,而且为了更加公平,它还扣留了所有悬而未决的利益和权利.它想预知一切.它畏惧拓荒者的个人热情或者利益,迫使他们接受它的一切审查,一切领导,一切监督,而且一切都由它亲力亲为.它投身于一种繁重的劳动,并白白耗费了所有的精力. --另一方面,法国拓荒者在其祖国接收的政治规训使他直至今日都很难轻松地摆脱监督.....他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但是他对行使其新权利表现得局促不安.如果政府想要包办一切,那么他只能在所有需求上都极端地依赖政府.他很难感受到独立的意愿,几乎要强迫他自由.”---9月4日魁北克11-03
  • 叶岩
    虽然小出版社,看起来像盗版的,但是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托克维尔的游记文笔很好,难得的清新幽深,翻译给个赞。01-13
  • The Chosen One
    由于是古代的游记,实在比较过时。议论zz、社会的地方也很过时。文采倒是很不错,个别内容稍微比较有趣。要不是因为作者是托克维尔,也没谁会想去看这本书了吧(研究历史的专业人士除外)。12-17
  • Friend & Fiend
    托克维尔的文笔很好,看的时候很容易被他描绘的自然风光吸引住。而那雄壮中带着细腻、肃穆里孕育生机的自然,正是他着力表现的、被人们忽视的荒野。不管是西西里的郊原,还是美利坚的森林,原始的神圣感始终萦绕着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西西里为欧陆带去了艺术与财富,当地却难以驱散硝烟。美利坚则更显得坎坷,印第安人维系了古老的与自然相处的法则,后者在欧洲入侵者的眼中却如同玩物。移民作为新一代的开拓者,时刻与自然较量,他们实质上是把已有的社会安排移植到新大陆,所以从未真正融入过这片土地。于是,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世俗标准中的荒野都被文明不断挤占着存在空间。然而世俗标准又有何意义?究竟谁是荒野,谁是文明?怀揣梦想的先锋在新大陆收获了繁荣,却丢失了传统。那些赖以立足的精神根基在消逝,根基之上的繁荣便皆显得缥缈。03-11
  • 我有一个小咪
    收录了托克维尔的两篇游记,意大利游记目前没读到别的译本,美国游记部分思想与社会本更好一点04-01
  • Swallow
    这书没头没尾,基本可以确认是盗译,但是译者的文笔却出乎意料的不算差……内容上老实说没什么意思,基本就是托克维尔的旅行日记和一些当时的想法,同他的著作《论美国的民主》无法相提并论,你甚至会怀疑他怎么能从这种日记里诞生出那样一本伟大的书:这日记里他充满偏见和认知错误,只愿意和上层阶级打交道,话语间充斥着贵族与白人的优越。只看日记的话基本可以说他对美国的认知“不入流”,但是他又偏偏在多处结合法国实际以分析,反而在“不民主”的法国找到了“什么是民主该有的模样”,不可谓不是一种历史的巧合。10-10
  • 暮色·朝阳
    一家江西的小出版社(纸页都没裁好)居然编译了据说是从博蒙版托克维尔全集(1860年代出版)中选录的托克维尔的意大利和北美游记。不过明显是从一本法文书盗版过来的,因为里面还有原来编者的介绍,而且这本书也没有原书出版信息。其中意大利游记在中英文文献中似乎都是第一次见到,倒是非常难得,法文编者介绍托克维尔在美国行程的内容也比现在多数国内的介绍详尽。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