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青莹
    儿童医疗史。但又为“儿童”研究打开了一个视角。如作者在引言中说,“過去我們對歷史上育嬰扶幼的狀況一無所知,且亦不以為憾。”或言“幼幼之道不必知”,或言“幼幼之道不可知”。“童年”的观念确从幼科医学始,关于脐带护理和哺乳的部分很有意思。“與西方近代醫學對生長發育的認識相較,傳統中國重視發育現象過於成長。”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觀點。12-25
  • 苏瘾瘾
    二十多年前的书有这样的眼光十分不易,能言进入“内史”说出一二三,放在现在也是不容易!但是觉得有些讨论(比如政府对医疗的影响)大而化之说服力不足。幼科区域特性和“变蒸”理论很有意思。03-28
  • tekhelet
    201507 講述了接生和養護新生兒的情況,可以看作生命最初階段的生活史。04-02
  • Binns
    開創性著作,2016年在政治大學聼作者講過第四章的内容,提到子女不願生育卻不以爲意,很開明。《幼科的區域特性》、《嬰幼兒生理》有启发。10-06
  • 一一
    history of Chinese pediatrics12-14
  • 董言
    熊老師此書,似乎有些偏向「內史」。一,在觀念怎樣反映醫學思想,又怎樣反映社會思潮方面不足,可能是第一類材料用的不多;二、在制度上也沒有反映出錢乙、薛鎧等人在太醫院任職的經歷與優勢,三、根據一些醫案,我們只能知道經手的人的感受與成就,很少看到在一項新的理論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矛盾的情況,可能也是醫案本身的局限。但作為一本開創醫學史其中一專科的書,熊已經提供了無數可供後輩挖掘的材料。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