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如电。
    永远的masterpiece12-08
  • Wh a t ?
    作者倾向后现代主义建筑,热爱拉斯维加斯和东京那般的霓虹灯广告牌的“视觉污染”,但其实那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的,作为智能手机的这代,大多数却是在追求现代主义建筑,认为一件产品的使用不需要说明书就是成功的,而其实质是透露着自我被现代主义的绑架及其霸权。07-31
  • 昭歌山
    文丘里似乎埋下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地域主义?装帧排版和翻译,打包减一分12-14
  • greatabel
    作者应该来中国:到处都是能体现群氓和“领导”品味的奇葩建筑,符合他的理念了;如果事情都按大多数的低标准来,人类还在茹毛饮血,推动前进的永远是少数人;另外我更倾向于form follows function。10-15
  • Bonbon
    很多外国人名的英文从原著抄都抄错了 不知道是怎么校对的04-01
  • weiyi
    这翻译完全是无理取闹。07-24
  • ehongbo
    嘿嘿,可以取名为《如何高级地黑掉“少即是多”之类的现代主义大俗套之装逼指南》04-22
  • 城市笔记人
    没《复杂性》那么多的建筑史,前一部分是学生调查的心得;后一部分几乎又是文丘里夫妇的宣言和自己的建筑。这种模式激发了很多美国建筑师,动不动就搞一本宣言,一本专集。霍尔就是个典型,从《锚固》到后来的《视差》,集子越做越厚。更有甚者,是屈米和库哈斯这些人,一本专集就要400、600页,花花绿绿。说实在的,他们花了几个月研究的东西,在用几个星期靠学生整理出版。这样的东西,犹如鸡肋。不看,怕少点什么,跟不上形势;看吧,就不可当真。不要以为他们都把问题想个明白。情愿花点时间去啃下老派的经典。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