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午后狂奔
    列举的数据很多,作者自己的Key points基本就几点。11-17
  • 盈盈一水间
    我们的目标是将人均能耗降低到某一水平,既能保证未来拥有一个“合理、公平、体面、繁荣”的社会,又尽可能地减少“地球的整体环境负担”。但是,「人们对某种特定能源或原动机的依赖程度越高,这种特定能源的普及和转换程度就越高,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就越复杂、价格越昂贵也越持久耐用,因而其替代过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越长。」中国对煤炭的依赖太重了,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呢,又困于风光的间歇性问题和幅员辽阔带来的长距离互联问题,产生了大量风光弃电(以前还在农村大搞沼气来着,但似乎效率低下被弃了,又是不良资产?)。道阻且长。07-19
  • 才赋智游
    现代能源供给体系已经和当代社会的运行模式重重交织密不可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改革和机遇。04-13
  • 大头
    总体来讲非常客观冷静,给过于乐观的能源转型浇了一盆冷水。不过中国最近十年的能源转型也证明了,政策的巨大导向力会让能源转型加速。不过,归根结底,能源转型必须依赖大规模能源转换和运输技术的变革。12-27
  • 豆友就都有
    能源转型的心结:“将建立在对高功率密度的能源进行集中开采与转换上的现有系统,转换为基于低功率能源收取的系统,并将之用于满足功率密度相对较高、有接近全球一半人口的城市地区的能源需求。”,效率上目前的技术水平是能源利用倒退。即使德国风光40%,备用的火电装机容量仍有增加。现有技术2030年光伏转换效率基本25%以内,期待以后有颠覆战略性突破50%,那才会真正替代化石能源。07-25
  • 远游
    转型不那么容易,数据不少,但启发性的远见不多11-09
  • 白色的蓝
    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提到的,读的津津有味。作者分析了数百年人类能源转型的历史来畅想未来,乐观 or 悲观。能源转型都是非常长期而综合的过程。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是欧洲的两倍,中国的三倍。关键是这么浪费,个人幸福感也没有特别大的提升,纯浪费和霸权而已。11-17
  • 黑黑
    量化的分析总结以往的能源转型特点。中国在新能源上的决心和投入让作者的一些结论在今天看略有一些悲观。中国对能源转型的贡献将重塑欧美从前建立的预测模型。中国在光伏风能电动车领域一定能引领世界。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