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RDG的栗子树
    野心之作。SS此君真是华丽丽低调中高调的标杆代表人物。02-21
  • 阿发酱
    极为浪漫漂亮、但又难免冗长难读的英式论述腔……木、水、石这些自然风景中的文化烙印,民族性格、神学、国家史04-16
  • KE
    “徒劳地梦想一处荒原,远离尘嚣。从来没有这样的地方,我们的头脑和内脏,内含一泓水湾,大自然原始的精气萦绕其间,激发出那样的梦想。” 经历了近五个月水滴石穿般的漫读,似乎也穿越了满是风景和记忆的森林或迷境;在这段时间中经历也完成了诸多有分量的事情,而这本书就像是一路同行的旅伴。伴君千里,终须一别! 09-28
  • 徐子陵
    风景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当人们摆脱了自然的束缚和威胁,才有可能去欣赏它的美。这种欣赏,就是重新建立和自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眼睛成了主角,眼睛重新发现了自然。这时候,风景才产生了。在风景这个词的内部,其实隐含着人类的目光。风景不但是眼前的风景,也是回忆中的风景。从更大的方面说,每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性格、记忆都密切地与当地的风景相关。在许多民族国家需要凝聚力的时候,我们总会看到风景在其中起作用,因为国家这个概念很抽象,大好河山却很具体。风景就是每个民族国家的最初的记忆,是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真正的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从来不存在于地球上什么隐秘的角落,也不存在于什么记忆中的仙境,而是根植在大脑和内心。03-27
  • 其实书写的有点碎。西蒙巨巨知识量庞博,我宛如一个文盲。04-01
  • ECALPAL
    有一种读纪录片旁白的感觉,画面感很强,读起来没法专注,因为莫名其妙的联想控制不出地飞出来……三天才看完三分之一^.^06-05
  • Kyd
    三个多月,终于看完……绝对是今年看过内容最丰厚一本书了。Simon Schama脑残粉养成。10-04
  • 湮没人群
    四星半,体量如此大,内容如此驳杂,再加半星01-07
  • 看不见的城市
    景观历史。篇幅所限吧,本来可以更丰沛更广博一些的,第一部分最好,水、石部分明显展开不足,最后的重塑阿卡迪亚有点莫名其妙,算是“番外篇”吗?07-20
  • 七七|烂柯人bot
    不算注释约共700页,每天一点点,看得比预期的快呀~信息量相当大的文化研究。04-03
  • 用小脚走路
    翻译先生们辛苦了。自然一直存在与人类历史之中。01-17
  • 1997xhp
    1996年W.H.史密斯文学奖。内容涵盖文化、环保、民俗、艺术、历史、宗教、心理学------文字易读,但故事讲的不算精彩。可能是因为作者要表达的太多,导致内容有些泛泛。虽然不乏生动的故事,但缺乏丹纳《艺术哲学》中对时代风尚细腻刻画,也没有J布尔斯廷作品简练而不失震撼的风格。07-19
  • BOXING
    “地景的观看角度/方式”是文化史或记忆研究的重要媒介,水、木与石如何具有“自然”之名,或被利用,皆是例证。对敝人言,更重要者是厘清“地景的观看角度/方式”背后的政治性逻辑。07-12
  • malingcat
    此君多才又多产,难为他把历史书写得如此鲜活好看。840页,鸿篇巨制!分为树、水、石、阿卡狄亚四个部分,融汇群体记忆和个人体悟,穿行于诗歌、传说、绘画、雕塑、建筑和园林之间。雄心之作,语言也颇有二十世纪早期那种浩浩汤汤的气质。01-22
  • ·
    恰如本书“木—水—石—重塑阿卡狄亚”架构,成卷博大充沛如林海葱郁,听风出神;展卷流连沉醉如逐波饮露,得意忘形;掩卷敬畏交加如临渊向峦,欲辨无言。阿卡狄亚无论田园牧歌或粗蛮激情,景随风逝,忆由记生。可阅可抄可诵却不可总括研究借鉴的“如画”之书。译者细致通情堪任。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