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爱睡的小孟
    普及与提高,作为文学专业学生,读起来意犹未尽,似乎不太满足,但要想到这套书的预设读者,让普通读者可以读得懂,有兴趣读,且有所收获,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这套书一定程度上达到了12-12
  • 嗨呆客要出门玩
    蛮有趣的一个许子东版文学简史,有些小说自己以前也没读过 或者读过没重视 值得再读11-16
  • 多肉
    有些读过,有些没读过看了解说想读一读01-24
  • Roc Li
    一个半月终于读完这部《重复二十世纪小说》,没有每一篇都认真看,毕竟有一些涉及剧透对于以后读小说的体验感会大幅下降。现在敢碰这个主题的人不多,所以这本书出版一下子就成了畅销书。就个人阅读体验觉得新东西不多,上半部主要引用夏志清、王德威等人观点,下半部主要引用洪子诚、钱理群、陈平原、王德威等观点。想要面面俱到,但是又流于表面,大量介绍剧情(能占到本书2/3),未免有走马观花之感。陆版完全删去了萧,阎等部分,而这两个人在本书是非常重要的,当个书单看看还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01-26
  • Grey submarine
    通俗的近代+当代小说史文学生产机制和对于官农等各种人物形象的演变分析比较到位还是要多读原著01-31
  • 小二
    22.21。阅读体量和分析的深入程度自不必说。我能用音视频里许老师的语调语气读完这本书,也就是读这个动作里所有的因素,这本书都在字里行间复刻了。现在作书的人,几个能做到?03-09
  • 阮柏庭
    港版比大陆版出版时间早2个月,京东价格一致,以出版早者为购买推荐03-05
  • Kopfkino
    每晚睡前听一点,还不错(btw,如果是许子东自己读的就更好了...:-D03-04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以津津有味始、索然无味终。年轻时候喜欢阅读小说,大约断断续续十五六年,收纯文学作品可以认为以《活着》始,以人民文学版《六十年中国文学典藏中篇小说卷》(仅从76到19年部分)终,《三体》却是给孩子收的。另外文学史及分析的书收过几本,包括夏志清那部,可能是我购买阅读此书的动力。03-04
  • 雾谷镇
    做评论家、做小说家,哪个更难?03-02
  • 奔流123
    对读者相当友好的一部作品。每节篇幅不长,短则七八页,长则二十页左右,便于读者调整阅读节奏;对原著的概述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即便未曾读过原著小说,对作者的评论也不至于隔膜过深,很多读过太久的作品,也确实需要借此来勾起回忆;许子东的行文风格相对口语化,清浅通透,少术语,多引鉴。整体而言,下册优于上册,或因作者自身参与感更强缘故。每十年一个作家的一天等数篇更佳,自己的兴趣点依旧是史大于文评。02-08
  • Bilitis
    许老师救了我的现当代文学!许老师,我爱你!04-06
  • GiMu
    严格来说是听过,并已经在按这个路径读现代中国小说。回归之路。08-08
  • 静志~
    不是文学史却胜似文学史,许子东用“笨方法”把70位作家的93部小说一篇篇细读下去,从故事里看见中国,在时间上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发展线索,当昨天是文革,明天是三体的情况下,我们今天的意义悄然显现。重读是为了忘却的记忆,是另一种方式的重返现场,这部充满文的文学史可以成为我们阅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开始,也可以当做一个人自我阅读历程的观照。09-28
  • 番茄盖饭
    许子东先生的《重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参照系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许子东的预设读者是普通的文学青年,木心的预设读者是小众精英。从出版的成功来看,可以推测反而是木心更加成功,这大概是因为书写方式的原因,文学理论一直是小众的阅读物,木心在文学解释上属于“独裁者”,他是以艺术家的姿态总结他的阅读史(因此《文学回忆录》存在大量的事实错误以及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学判断),而并非是文学史。很多人都说文史一家人,隔壁史学界的普及一直不间断,而且有了有用且有益的普及读物,而文学总有点还在天上,许子东先生的这次重读,对他自己来说,是对过往经验的一次总结与发凡。成稿成书,对读者来说,则是把文学打下人间,绘制了一张供我们探索20世纪文学的地图。许子东讲的最好的还是鲁迅、郁达夫、张爱玲、钱钟书这些老大哥。08-26
  • 啷个哩个啷当锵
    许老师最新力作。由看理想上的“20世纪中国小说”节目脱胎而来,语言和结构都做了很大幅度的完善、调整,行文流畅舒缓、点评精到有力。此书打通近、现、当代中国小说史,一以贯之,实践了乃师钱谷融先生“文学是人学”的批评理念。书中涉及大量学科热点话题,但又不拘泥于理论探究,仍以作品细节、脉络为中心,读起来毫不生涩,应该算是许老师到目前最雄心勃勃的作品。期待理想国早日出简体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