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Lepetitamour
    读了很多遍,不全部认同,还是很喜欢。太阳底下无新事,本质上,当今的社会,当今的人类,和七八九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无很大区别,可能人们还更加死气沉沉了。“虚妄的想法只有在坚硬的现实中碰壁才会回头,而那时候我们往往已经置身于战场之上。”“当你将某种写作风格锤炼到极致的程度时,你会迈向超脱。”“你必须和世界保持一定的联系。否则,你干吗要写东西呢?”“对于一个知道心中有事情想表达的年轻人来说,我能给的唯一建议就是不要接受任何建议。”“如果你最想当的是一位作家,那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你就是一头可以被容忍但不会得到鼓励的动物——就像一只屋檐下的麻雀——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明白这个处境,你会过得比较开心。”“当你置身于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上时,你一心想的就只有船就要沉了这件事。”02-01
  • 叫他以实玛利
    死后做一个圣徒容易,死前一直做一个圣徒难。11-09
  • 北原
    打发时间的佳作,看看作家扯淡也是挺好的04-28
  • 猛虎嗅蔷薇
    上集看完,感慨文化鸿沟难以逾越!04-22
  • 赤瞳。
    了解了杰克伦敦 斯威夫特 托翁 莎翁 狄更斯等一众文豪的更多面,也有对众多作品的独立之思考。“进步和反动都被证明是谎言。除了寂灭主义之外别无出路,承认现实的恐怖,以这种方式讲她消解。葬身鲸腹,或承认你就在鲸腹中”(2023.03.08-2023.03.31 上册2023.05.07-2023.05.17 中册2023.05.17-2023.05.18 下册)05-18
  • 别想摆脱书
    如果活在今天,奥威尔一定是一位豆瓣书评达人07-27
  • 求购大号隐形衣
    奥威尔真的很幽默,实在是妙语连珠,忍俊不禁。而那些准确的语句,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措辞,毫不费力的就可以信手拈来,这是我最最喜欢他的地方。08-29
  • 薛宝钗的冷香丸
    尴尬了,这些书多数都没读过(手动狗头),权且给个四星吧,文笔当然是没得说09-01
  • 失忆的未来
    通过书评,我们可以看到奥威尔注重文学作品中是否有对现实的关注、对贫苦、普通而无助的下层人民的关怀,尽管这不会评判的唯一标准所在。他不是单一地关注语言技巧或创造主题,更注意到文学作品所在的时代创作脉络与现实写作背景,然而归根结底,好的作品需要看它是否能够流传下去以及能够流传多久。有关狄更斯与米勒的两篇尤其精彩。04-15
  • 阳光无影
    战争,政治,革命之类的占据大多,时代的符号。09-17
  • 小百合爱吃肉
    书评集处处体现奥威尔的耿直,妙语连珠、一针见血,还会从价格角度建议读者要不要入手,有很多不熟悉的作家和书,评价狄更斯很中肯、多次为亨利米勒正名,赫胥黎、斯特拉奇和毛姆在圈内常常是被看不起的存在11-26
  • 智术师
    奥威尔的书评集最能表露心迹,充分展现其个人的艺术观与政治观。12-01
  • 卯猫桑
    关于狄更斯、亨利米勒、杰克伦敦的论述非常精彩,与斯威夫特的梦幻虚空联动真的绝了!11-28
  • TARDELLINO
    强健的常识,令人振奋。稍长的文章(除了最有名那几篇还有例如《对詹姆斯·伯恩汉姆的反思》)几乎是像瑞士钟表一样准时地精彩,小文章看过即忘但一打开就停不下来。Orwell的思力与良知仿佛纤毫毕现地照亮房间里每一个尘封或隐匿的角落,尽管与此同时你也隐隐感觉到在这样的光照下外面有什么东西他就再也看不见了,似乎“睿智的英国人”总是难以避免地给人留下这种印象,也许这说明一切智慧都有其代价,他(和我们)热爱的狄更斯何尝不是另一个例子呢。11-16
  • 加油超人力霸王
    文艺作品在当下越来越去政治化去中心化,奥威尔这略显古典的评论家模式应该是毫无借鉴意义了,倒是脱离开来单纯看做是政治散文非常有意思。02-27
  • 文子
    有些不错,有些似乎是为了评而评,像是完成任务。03-08
  • parallelepiped
    好喜欢呜呜。他评的大多数书我都没看过,没想到只读书评也这么好看。顺便跟他学习一下毒舌的艺术(?03-19
  • 大貴
    主人公,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02-08
  • 看不见的城市
    1月打擂书2.5。年选。作为批评家的奥威尔,这一本再次证明他老人家写得最好的果然还是充分表露其文学品味与政治倾向的散杂文。本书中提到的许多作品如今已经很难读到,因此品一品奥威尔老师对同行们的花式赞扬也是不错的。几篇长文之前出的集子里已有收录,全集里重温还是非常喜欢,当然短文里也是妙语连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谓年度快落源泉了。01-11
  • 阿奇
    奥威尔在书评里反复提到两点:第一,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宣传(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第二,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是看它们能不能流传下去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