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光音镇
    有些泛泛而谈但还是有收获。01-17
  • 麵条甩甩
    从主旋律书籍中寻找有建树的观点。印象最深的大概是“现在碰到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的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所以金融的新挑战就是怎么支持经济创新”01-15
  • 回到小谷围
    扫盲双循环系列,长期看好中国股市基本面01-13
  • 打小就机灵
    没啥好看的,大概就是把几个经济学家的演讲稿会议稿整合了一遍,没有论文的论证与深度,更多的停在政治宣传面上,2020 11月CPI都为负了,还有个经济学家说维持着3%,不肯正视现实进行评论分析,只是当个传话筒笔杆子的意义又在哪里01-11
  • 桃梨.キララ
    了解经济发展方向!2021赚到50万!01-05
  • dhcn
    经济学家毕竟对社会的了解比普通人全面多了12-19
  • 丁可可
    17位专家的水平我是相信的,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大战略也是符合现实逻辑的。原本以为17位大咖一人一章,但看起来却是每个议题都掺和起来,一个人寥寥两页纸想把问题说清楚是需要下很大工夫的,但实际上各位老师却都是点到为止,既不深入也不浅出。而且口语化零碎表达太多了,简直就是演讲论坛语音转文字般拖沓累赘,没有文字稿的话,编辑改改不行吗,四星变三星,一半弃读。01-17
  • lunar
    大多数的言论只值一星,片言只语值得三或四星,平均下来就只有二星。06-13
  • 脆脆茄
    有几篇粗略讲的还行,讲医疗的和就业的02-17
  • Claudia
    为了让自己更理解国家政策和国内外形势,来恶补恶补关于双循环的内容。内容很多,都是专家们对国家总体规划发展的看法,以我如今这年纪越来越能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了。书内说到现在国内研究经济政策的人较多,而研究经济理论的人太少,这点倒是给我提供了不少思路,毕竟现在网络上研究政策的真的非常多人,而去架构我们中国对经济本身理论体系理解的没怎么听说,过去长久以来美西方都占住了这方面的话语权,是时候我们要做出改变了。07-01
  • 张兮兮
    读这种书总觉得自己可以指点江山、纵横捭阖了。一般作者十好几个人的书都没啥深度03-12
  • 新的成长
    总体来讲,可以读的一本书,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展开,集国内大牛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描述,形式上还算可以,集大家之观点,各有千秋。中间部门对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体制、农村土地进行简单阐述,内容有点单薄,后面几个章节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等阐述还全算不错,直指问题所在,政策研究偏多、理论研究偏少。文章内容虽然浅显,但对于了解整体大面还是有帮助的,况且大家也不是很喜欢看纯理论书籍。01-24
  • 一米阳光
    专家们不乏真知灼见,但良莠不齐,水平不一,大言欺人者有之,胡乱攀附者有之,甚至腐儒误国者恐亦不乏其人。作为一本蹭热点的书,如此七拼八凑、胡乱堆叠就出版了,也太说不过去了!01-22
  • 讲的东西基本上差不离,但大佬的观点互相比照来看是蛮有意思的。01-11
  • 喜羊羊
    书中的专家从各自的专长分析了2021-2025这个五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配合“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总的来说,17位专家都提出各自的视角,他们分析、解读问题的框架逻辑清晰,值得借鉴,但由于是宏观分析,所以专家们说的都比较浅,点到为止。可以作为了解面上情况的参考书籍。但01-22
  • 陶然亭潭柘寺
    其实一直还是从初中学政治地理开始就讨论的几大方面问题,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优化,深入,继续推进。相信中国经济,螺旋上升。另外,微宏观,财政,货币银行学,政治经济学,可以重温一下了。尤其微宏观,挺有必要也挺有意思的。01-06
  • 江江好
    发现微信读书上架马上去看了,然而还不如把十四五建议原文多读几遍。12-15
  • 青台居追梦人
    太过于仓促,写得深度不够。不过经济学大佬们的态度并没有变,除了新冠的内容和本年经济状况,其他的大多数是老内容,可见制度改革的艰难。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