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浅显
    4.5 娓娓道来,平易近人。边看边圈划,因为这本书我不得不开始用evernote整理kindle笔记。01-05
  • 菩提树
    厉害的角色!厉害的并不是他的收藏,而是他跟媒体的关系以及自我包装的能力…… 不过的确,他的归类还是可以读读的。01-23
  • 微微阑珊
    人民群众能够读懂的文化。所谓师傅引进们,修行看个人,所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就好05-22
  • 柚野晴空
    虽然是外行,但很喜欢这老先生03-05
  • 大佑
    有趣ㄉ講說有專業 有趣味 02-24
  • cavalier
    不错的入门书,讲得蛮细蛮透11-22
  • 傻冒叔
    作為普及讀本還不錯,看得我想去龍泉和景德鎮的心更加迫切了,繼續讀陶瓷(下)。@眯细小眼 @樱桃柿子 @吴钩千里 @小夕的路口12-28
  • 何足道
    不错,言简意赅。如果把那些口水话,筛边打网的话,自以为是的话,去掉的话。这样就是一本很好的,如同《写给大家看的中国美术史》一样的普及读物,刚好适合我。10-19
  • 宛在水中央
    对于我这种门外汉,窥其一管也就很满足了。马先生有个很有趣的观点:陶瓷的风格会受当时政治的影响,强世则堂皇,弱世则清淡。对于不是搞收藏的人来说,对艺术的第一直觉其实就很反映其性格,我喜欢简单朴素的白瓷青瓷,青花里喜欢康熙年间凶猛的龙纹,珐琅彩里喜欢雍正年间的规整——简单低调到极致,或是张扬凌厉到极致,或是大气里不失规矩。12-18
  • AJ
    总觉得收藏界对高古瓷有种误区,物以稀为贵是不错,但也没必要很偏执地去追求某一类藏品。毕竟古董还是要看缘的,有机缘并加上慧眼识宝,也碰上一个懂它的人,收藏才会成为一种境界。觉得马未都作为人民收藏家,一点也不为过。就他措辞本身来讲,直白简练,不见任何卖弄于垂古。其实文化本身就应该用如此坦然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接受和明了。汝、官、哥、定、钧,其实各有千秋。不能因为汝窑的稀有,而磨灭掉其他众窑的价值。于我来讲似乎更喜欢这种纯然、质朴的表现手法,也许上面的刻花铭文不如明清那么风雅,但所展现的制瓷技艺与文化追求,却更显收放自如的淡然。05-14
  • Sky
    入门还可以读下,但有些知识明显是说的不对的。12-07
  • Daneestone
    马先生开篇不久就有个生动的段子:“陶器吸水,母亲盛了一碗粥,出门就叫:“小二,赶快回来喝粥吧!”再回头一看,粥成干饭了。”我父亲时常会悔恨,到他这辈儿家道中落,多少好东西全都毁光败光了。我则更多是惭愧,,自己对历史文化干脆什么都不懂,腹中空空。在去国怀乡之刻才想起来,其实咱的肠胃终是消化不好西餐牛排,还要回来啜一口温润的粥。01-16
  • 浊克斯
    在图书馆翻完,每一篇都要一本正经地说“随缘收藏”,每一篇都忍不住讲捡到漏的经历,乐翻人。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