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風箏
    張端義說,「鍊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我以為,鍊句精巧已不易,平淡入調、言淺意深則更難。易安詞中「元宵佳節,融合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新來痩,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幾句,對女性心理的細緻體認,堪稱絕唱。校注、輯評皆詳盡,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校記隨文附出有些影響閱讀的連貫性。09-19
  • Ashley
    三年級讀詞從李清照開始,因為那是整本書中“唯一的女性”,當時怎知長短句刻進人生。08-03
  • 过爱龙
    2010.4.1—2010.4.3012-08
  • 有敵東坡
    “别是一家,知之者少。”06-30
  • 其雨
    反复读了好几遍。目前看到宋人别集考证最严谨的注本。06-21
  • 何为至乐?
    哥们儿,你喜欢易安就喜欢呗,拿李阿姨碰瓷儿老周老柳干嘛07-14
  • January沛纸
    易安之词总会让人有快意提笔的冲动12-07
  • Cursed
    断断续续读了半年。每每诵读易安词,如吮酒嚼花,总觉唇齿留香。01-01
  • 白翁客
    「聲聲慢」永遠是我在宋詞中的神,一氣直下十四疊字,且仄韻大拗,不論是音律還是形式,美得不可勝說!哇,易安簡直要愛死世說了,典故大多從此中來。「打馬圖序」簡直豪氣磊落。看金石錄序「何故得之艱而失之易」真是椎心泣血。年表讀至易安逝去後,朱熹、洪邁、稼軒、放翁等接連逝去,難免一陣感慨啊…09-25
  • iwnsjsuewk
    讀到《苕溪漁隱》引的退之詩句笑出聲,哈哈。不過易安對於文體獨特性的嚴肅態度是值得肯定的!然後《白雨齋詞話》卷二說「紅藕香殘玉簟秋」七字「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與後文王先生對易安生平的評價可相輝映。而更為重要的是談到了女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困境:一是由於封建社會制度,女作家數量極少,作品流傳不多,如《詩品》只存女詩人四人,《全唐詩》九百卷其中婦女作品只合百分之一;二是在進入“經典”系統中受到的直接的不公,一般選本大都按年代先後編排,卻將婦女之作另開一欄放在書末,好像並不承認與男子應享有同等地位,這個惡例源於韋莊編的《又玄集》,五代韋縠編《才調集》繼承他的衣缽,後世選家每每變本加厲——將婦女作品放在無名氏和神仙鬼怪之後。謬矣。09-06
  • 某某佳哇
    易安留传下来的词虽不多,但大多都是精品,相比之下诗文不算出众,然而《金石录后序》感叹身世飘零,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读罢怅然久久。不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一首从小熟稔的,竟非易安词,颇感意外。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