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被浇水的小废物
    “1989年后,如何对东德的专制政权所犯下的罪行进行宣判,是德国法院面临的巨大司法难题。人们想起了韦伯曾说过的话,即德国历史的悲剧就在于,与斯图亚特家族和波旁家族不同的是,霍亨索伦家族从未被送上断头台。”(P153)——“国王的头”VS“公民的头”?“歌德曾经提议,应该让德国人在三十年之内禁用‘灵魂’一词。1941年,托马斯·曼在禁用词索引中又添加了‘深度’一词。”(P170)——如果在眼下中国的语境,禁用词索引里是不是还可以再加上“高贵”一词?07-10
  • 明月如饼
    看完觉得自己很没文化01-12
  • 思想的苇草
    德国人还是那样,艰涩不友好,德国的文化与欧洲文明的战争的一条线如何从近代走到现在,以托马斯曼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矛盾与变革。05-08
  • 慵银懒鹅
    作为一个文化行业的人读这个绝对是被作者的调度和思辨给震惊到。虽然这样会引起误读,但反省文化与文明自身的区别或许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有的警惕和意识。果然当时感受到德国的文化机构的令人着迷有着很深厚的渊源12-18
  • andysnape
    文化与政治的对立,割裂了思想和现实。03-03
  • 绿双喜
    知识分子喜欢“Wir sind das Volk”这个口号,但知识分子也完全误解了这个口号。他们从这个口号中读出来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梦想的希望,而实际上人民的真实呼声是"Wir sind ein Volk"。民主德国如果可以不要,那人民绝逼不要03-22
  • 月小兰
    每天中午吃完饭 边爬楼梯锻炼 边捧着小手机用微信读书看 还有点怀念那样的日子05-12
  • Raindog
    以歌德和托马斯·曼两位德国文化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后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迁为主线,介绍了德国社会的一个长期倾向:醉心于文化幻觉、轻视“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政治生活,并将文化(视作德国传统中的一个优越性因素)与西方(英美法等)的“文明”对立起来,刻意强调自身的不同与优秀,正是这一系列倾向与浪漫主义根源相结合,最终导致了纳粹的出现和诸多人类悲剧的发生。在追求理想社会的进程中,若忽视政治基础,将文化和艺术赋予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做法都是虚妄(如果不是通往冷漠或残忍的悲剧之路的话),毕竟后者不代表公正与美德,有可能只是自我麻醉的野心乌托邦。01-09
  • 水木聿子
    “文化”在德国作为反政治的存在,是德国成为文化之邦的理由,也是纳粹兴起将政治美学化的根源,是二战后两德关系的纽带,也是逃避政治的借口,它有时成为浮士德,也有时成为梅菲斯特。几篇文章虽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线索排布,但作者通过对从魏玛到两德统一的几个重要知识分子的描摹,得出了深刻的洞见:德国文化是坚定稳固的力量,也具有颠覆一切的危险。对法德文化战争的理解以及托马斯·曼与德美文化冲突交融的关系尤其精彩,是非常出色的德国文化史和知识分子史。作者的洞见同样能够反观现状,反思中国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知识分子在政治中是否也存在着“背叛”或“抵抗“呢?12-17
  • 猫是我
    梳理了德国在经历反省自身政治与文化的发展道路 突出了托马斯曼作为理想知识分子的一面。 01-15
  • 维舟
    非常精彩。“文化”这一概念在近代德国的特殊意义,实际上投射着对政治现实的不满,一次次成为政治的替代物,有时又充当着某种相比于政治更为超越性的存在,近乎民族共同体的宗教,被笃信为体现着德国的独特性。在这一点上,其实近代以来的中国也有类似的倾向,而其中尤为值得警惕的一点是:“文化”既能成为对现实政治的替代与批判,有时却又顽强地印证着一种自我肯定、拒绝普遍性的存在,从而成为现实政治最有力的同谋。应该说,中国也有这样的历史,只是尚无人写出来。10-14
  • Rachel Green
    作者揭露了德国人的文化崇拜与纳粹兴起之间的联系,就这一线索呈现了许多作家的思想脉络。不论是托马斯·曼对文化与政治关系看法的剧变,还是德国精神与美国民主之间究竟水火不容抑或不谋而合,或是拿破仑与歌德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又或是社会学史上韦伯与涂尔干之间思想联系是否存在的谜团,它们都被作者统合在视文化高于一切的德国对美法以及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文化战争or军事战争、知识侵袭or政治思想的碰撞)的论述中。虽然不懂本雅明区分的文化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审美化,但感受到了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为轴线来了解或理解这段历史的必要性。作者全书几乎没下过判断,将各类信稿对话函件与事件串联在与轴线相关的人物中,看似资料的纯粹堆砌,实则重构了人物事件之间的对话,阅读体验堪比文化盛宴与历史探秘,对德国好似有了全新的认识。02-02
  • 拙棘ultra
    七年后重读,除了印刻在记忆中的细节,于全书主旨而言,似乎觉得自己从未读过这样一本书。德国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理性主义以及深邃到不能再深邃的思辨和对人本身的认识,既是一种对于政治的逃避,又是一种催生即刻现实行动时可能具有的危险之根源。在宏大的架构下作者没有深言黑格尔与马克思以及路德和他的继承者,是有些令人不解,但有关德国文化在美国生根的部分,让这不解得到了些许抚慰。勒佩尼斯的分析雄辩的表明,恩格斯大胆且恳切的宣言,即德国哲学(作为文化的最高成就)需要一个终结也需要一个出口这一双重目标并没有在他笔下得到实现,实践与理论/思辨与现实/心灵与外在世界之间的沟壑依然存在。结合这两者的企图让德国文化走向平庸,并在历史中产生灾难。拒绝这一宿命,返回到思辨世界,更诱发了文化中的魔鬼,让一切更糟。01-20
  • Berlinka
    勒佩尼斯这样的知识精英好像很久都不出现了。这本文化分析著作不仅可以为重读托马斯曼,马丁瓦尔泽,君特格拉斯等人复杂冲突的思想提供某种途径,更在于这种文化批判的写法就像一本黄页,也许没有一个问题得到解答,但每一个我们今日遇见的文化问题都可以找到思考的索引。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开始越来越认同德国依然是欧洲的中心这种观念,因为那种致命的深度,致命的自省,致命的冷漠和浪漫,都是反现代性的“毒药”,但这种文化鸦片因为携带了大量的文化力量,总会让现代社会这种虽然提倡理性,却内在早已停止思考、只专注于炒思想冷饭和运用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的世界毫无招架之力。浪漫主义,为什么不大胆承认它是世界获得宁静和平的最大障碍?可是如果没有浪漫主义,一切理性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