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柚子味也
    4.5,大结局真的看的我揪心。04-05
  • 冰冷的太阳
    从宋朝的角度看靖康,皇帝好大喜功,优柔寡断,朝令夕改;大臣或欺上瞒下,或勾心斗角,或志大才疏;将军或有勇无谋 或拥兵自重,或骄傲轻敌。04-10
  • 多立克
    后半部分实在有些烂尾。08-18
  • 雁过
    怎么说呢,说是小说吧,又多了太多议论,很多人物也很脸谱化,也没能解答一星半点我对这特殊时期为何北宋文官集团如此软骨的疑问07-03
  • Qun
    历史画卷波澜壮阔~ 受写书时代所限,全书显得格外的罗嗦~09-26
  • 皓天眩光
    以马扩位主角,一部末代北宋史。有点模仿《李自成》。06-02
  • 羽月
    厕上枕上饭桌上不间断五日读完。很久没看长篇小说了。客观评价四星吧,但为了那段历史那些人还是决定给五星。后半部分有点笔力不济了,不少地方更接近于直叙历史,而非创作小说。第三卷末尾和第四卷前半部全部围绕东京城展开,主角长期不见踪影,直到最后才匆匆出现,未几,全书戛然而止。作者喜欢在文中穿插一些来自现代人视角且带有鲜明阶级史观的评论,还有一些参照现代史的比喻如“三家村”等。倒也不是说对这些观点有什么反感,只是觉得与整体文风不甚协调。阅读时前期偶有出现还觉得突兀,后面就逐渐习惯了。对亸娘只能说叹息不已。不得不说作者太亏待这个角色了。适逢晚饭时读到书末,颇有“停杯投箸不能食”之感。跟读南明史一样气得头疼。“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03-23
  • 异乡异客
    4.5星,在一片戏说演绎的历史题材小说,本书可谓独树一帜,作者有深厚的历史功底,也不为讨好读者用戏谑通俗的笔法去描写,笔端充满了对统治阶层的鄙夷和底层人民的同情。但说是中国的《战争与和平》我觉得过誉了,虽然都描写了战争主题,都在剧情中夹杂大量的议论,本书180万字甚至超过了《战争与和平》,但客观的说,作者在人物的刻画上太过于单一,包括主角马扩从始到终都是一副面孔。在叙述中能感受到作者胸中有万壑,以至于很难把控自己,保持对主线的把控力。至于最后南宋部分明显感到作者其实还有能力写也想写,但没有办法继续写,只好缩写成了流水账,与其这样,不如写到北宋灭亡,马扩狱中生死不明断然结束,也好过这样的结尾,爱之深责之切,现在也很难在看到这样认真的历史小说了。03-14
  • 女少虫圭禾中子
    弃,除了风土人情有意思外,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想法及感慨让阅读感受变得极为不适,人物关系及情节拖沓的一批。03-04
  • 昨非
    心中历史小说绝对的的No.1,部分原因在于个人对于那段历史的特殊感情05-25
  • 浮光掠影
    强行看到20%实在看不下去。人物塑造太单薄,脸谱化。好人坏人黑白分明。旁边太多。失望01-08
  • 伊靠谱
    因为对宋朝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才找来这本书,期望能够用一个历史小说先建立一些概念,这本小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想来不会太不靠谱。谁成想此书的思想观念之腐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犹如在看样板戏,啰里八嗦的几个章节过去,故事却鲜有推进,夹叙夹议的全是废话,用词生僻,大量毫无疑义的生僻字,完全无法给人愉快的阅读体验。12-10
  • 糕员外
    其实只看了四分之一,但看不下去了。宋朝不好拍就在这里,眼看着的是一个太悲太悲的结局。而且我确实对打仗不感兴趣。作者史料功力深厚,就是对人物的描述有点啰嗦了。作者背后的故事可以写一本民国小言。希望改天能有机会和心情真的看完这套巨著!05-04
  • 周明河
    过去一直遗憾长江文艺版无插图,封面也够苍白,这次新版出了,蒙河南文艺社同仁赠送新版一部,真是畅快之极!但我还是不得不说第三、四卷赶稿仓促了,不如前两卷那般珠圆玉润,有点遗憾。我自己目前也在写作大篇幅的历史小说(朱元璋),略知其中甘苦、得失吧,所以总是劝说自己尽量多花点心思,使得行文尽量饱满生动,三遍不行,就四遍,将来还有第五遍,六遍。这些老作家的经验之谈,恐怕就是时间的充分投入了,这一点在姚雪垠身上体现尤其明显。当然了,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也让他们沾染了很多思想、意识方面的灰尘,令文章的思想性、真实性大打折扣。徐老在这一点上倒不太明显,主要还是太强调所谓抗战了(政治正确的气息太浓,没有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大概这也是其所处时代的体现吧!09-27
  • 寒堂
    文学么?似乎是,积淀深厚,笔法绵密;又不是,人物干瘪,说教生硬。正确么?似乎是,群众路线,阶级敌人;又不是,字里行间,私货不少;雅么?婉转徘徊,遣词考究;俗么?赵王二节,径写SM……盖作者囿于信与不信,读者近乎知与不知,是故书不甚妙,读甚妙。08-25
  • skewness
    我直说了:写法已经过时。那段历史本可以写得更精彩的。作者偏偏不塑造人物,直接预设人物。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大段大段的议论+感慨+直接告诉你谁好谁坏。我看到一半简直看不下去。唯一亮点,最大限度还原汴京城风土人情,比现在网文不知道高哪里去了。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