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Nanami
    理想主义,文人风骨。09-30
  • 遥望
    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拘束用典。09-19
  • 张芷若
    拿起来两次都弃掉了。。作者就不能好好说话吗?非要整一口不标准的古话,不累吗12-14
  • 玑衡
    追了三四年的小说,终于完结了。晋江里能有这么有章法有胸襟的小说,真是太震惊了。12-03
  • huaiyinghou
    作为两古专业的人,读这种书,碾压过里面那些典故引文,有一种不动声色挤破汽泡纸的快感。btw;小说极好小说极棒。04-25
  • 琉璃君
    虽然知道是言情小说可是如果结局是太子和小顾将军在一起那才是神作……08-30
  • 易璟笙
    诶…能让我看了简介看不下去,看了五章彻底弃的书,不多啊。09-19
  • kisschick
    典型的女性写作笔触——言情写得太冷酷,政治写得太理想,而人性写得太哀愁,还要加点佛谒加持。晋江能出这种权谋丝丝入扣、格局暗流涌动、基调悲凉至极的小说,实在是惊艳。11-02
  • 霜月遥
    不文不白,佶屈聱牙,这样的书没有意义。借用帕乌斯托夫《金蔷薇》的话:“一个作家如果滥用方言,就说明这位作家艺术修养肤浅、幼稚,不加选择地使用生僻的,甚至为广大读者所根本不懂得的土话,无非是想炫耀自己,而不是想使自己的作品生动活泼。”这段对滥用土语方言的作品的评价,我觉得在这里也一样适用。12-09
  • 玫瑰角的汉纸
    冲着晋江大红文,什么最好的古言买来看的。完了发现被骗了,因为真的很烂!作者连基本的文字关都没过就急着风雅,叙事能力还不能把握故事本身就急切羼入各类名词解释,以致无意义的描述过多,章法无度,碎乱蔓芜。成语典故使用也不贴切,标点居然也出现不规范(编辑在干吗?),语言不古不白,又非古白,乍古还白的也是奇峻......总之这文问题太多,空了写长评再说吧。    一句话,读书多没用,能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有用,否则永远只有一串串名词解释,静静的躺在页角下,吟哦着:”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却比烟火更寂寞。11-20
  • 喜乐君
    除了文字华丽之外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作者一味沉浸在自我欣赏中,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有说清楚。12-03
  • 顽木匠
    人生最大的绝望,莫过于置身一场缓慢推进的败局。定权的悲剧,从他的出身就注定了。背后一个如此强大的外戚,本就不容于天子。卢世瑜也是生生耽误了他,十余载辛苦教养,不过成就了一个君子的风骨,哪是一个帝王的气魄?许昌平、顾思林、顾逢恩、卢世瑜、张陆正、王慎,一一看来,才干忠心皆不可多得,可最后却仍不得荣登大宝。他不愿以乱天下来换理想,不愿自欺欺人,但他最后不也一样是负了天下人。有这样的胸怀和智谋,便当倾尽所有以酬如画江山,万不该囿于一时思虑。这天下远比他想象的更坚强,何至于他一折腾就散了,不过是宋襄之仁罢了。可惜!可叹!既有如此情怀,便不该位及东宫;既已身为储副,便不该有如此情怀。众人皆醉独一人醒,也不是谁的错,是时代的错。定权和阿宝,虽不曾交心但好在知心,也算是两人凄凉一世唯一的慰藉。08-15
  • Ono
    看到评论那么高,就读了。开篇作者用词很讲究,文中引的经典也多,但是看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发现这个故事居然还没说什么特别的。兄弟阋墙,满盘算计居然参杂了那么多的心理描写,满篇华章之下居然没有什么情节我也是醉了,就本书的小说性质而言,真的是个差劲的故事。言情嫌不够,计谋嫌无趣,看到后来真的是想尽快结束。最后的情节,也许是作者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安排了一场很吊诡的戏。说句题外话,也真是不明白现在的行情,什么都要有思想境界,要有感想,安静的做个美男子不好吗?看到豆瓣评分这么高,也许是我审美有问题。12-31
  • Augentropfen
    六年前初版时,我悲痛欲绝了三天才缓过来,卢先生、张陆正、阿公、徐昌平、顾思林、儒哥哥,他们用头颅热血铺就的权谋之路,定权却临阵放弃,让我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除了遗憾还是遗憾。六年后重温此书,这种悔恨竟得到些许释然,浑然番悟定权所要的,其实从来不是什么九五之尊权倾朝野,他也有不可做不想做不能做之事,他也有他的坚持他的气节他的理想他的眷恋他的慈悲,皇家已经残破不堪,至少萧定权的大义,保全了万千家庭的完整。不得不说作者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是最好的选择,够回味,够升华,此书从此是白月光红玫瑰,同题材其他古言沦为饭米粒蚊子血。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