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momo
    大概连续两个半小时不间断的阅读完,作者寻访曾经的建筑、村庄,再与回忆交织的写法很有冲击力。12-09
  • 没想好叫什么名
    狠狠共情了不被当作范埃斯家一份子的痛苦。从小没有归属感,好不容易以为自己成为那个家的人了,最后父亲去世却没有自己的名字。06-04
  • 囧菜饭
    明明应该是一个他者幸存的故事,但是写的太松散了。07-11
  • coliter
    作为一对犹太夫妇,生活在二战时期的荷兰,剧本的开局非常不好,为了让自己的女儿生存下去,主人公的父母在利恩9岁的时候就把她寄养到了抵抗组织的家里,刚刚有印象的利恩就被迫和父母分别,分别就是永别,此后的利恩在东躲西藏的日子里再也没有见到父母。没有朋友、无法接受完整的教育,年幼的利恩必须保持相对的沉默,以免被人发现身世的秘密。在躲藏的日子中,利恩不仅要面对盖世太保的追捕,还经历了被养父的性侵,在胜利后,又和养母因为误会产生了隔阂,读到这里,真觉得利恩的这辈子太不幸了,可是这种不幸不是来自与人类无法抵抗自然灾难,这或许是让人更觉得悲伤的原因吧07-22
  • 碎钥
    利恩不再去想离别,战争以及爸爸妈妈。这本书出色的为我们展示出战争是如何将个体关入一个无形的牢笼之中的,更展示了逃脱这个牢笼是多么困难。07-08
  • 提琴
    看标题以为是从一个女孩作为切入点,深入讲荷兰犹太人的地下抵抗,但其实这是一部个人史,虽然利恩的故事和遭遇应该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本以为是历史学术著作,但其实是用讲故事或者小说的写法。出乎意料的通俗易懂。因为只是个人史,自然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作者在开头提出的,荷兰有众多犹太人,但是幸存者相当少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度挖掘和解答。书本身没有问题,只是这样的标题应该配上更有深度的内容。11-28